后来,江玫的生活中出现了齐虹,他身上的那种淡淡的气质深深地吸引着江玫。齐虹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但并没有使江玫那狭隘的个人zhuyi有多大的改变。齐虹出生在一个银行世家,从小就过着优越的生活,所以他根本也不懂什么“”、“大家”之类的字眼。齐虹对“自由”两个字的解释,也很好地阐释了他的性格——“自就是自己,自由就是什么都由自己”。[1]就像萧素说的,“他爱的只有他自己,他有的是疯狂占有的爱。”[1]直到爱情的最后阶段,齐虹也没有从他的自私中逃脱出来。他从不曾站在江玫的立场替她考虑一下。他只是疯狂地想把江玫带走,让江玫待在自己身边,好满足他那自私自利的爱情。所以,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根本不能使江玫的性格发生转变。他们一起散步,一起谈音乐,一起聊诗歌;“他们谈着贝多芬和肖邦,谈着苏东坡和李商隐,谈着济慈和勃朗宁。”[1]就这样,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二人世界之中。江玫甚至还说想要和齐虹去一个没有人的小岛,上面只有彼此。这样的想法是十分可怕的,是与当时激烈的局势格格不入的。但江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知道两人的爱情会给日后的自己带来多大的灾难。此时,她只想在自己最美的青春时光中,谈一场像童话一样美好的恋爱。于是,她陷入了唯美的幻想中,并不断沉沦,以致双眼被爱情的虚幻所蒙蔽,看不到许多现实问题。
这时候的江玫,和“十七年文学”中的绝大多数女性一样,有着小资产知识女性的气质。从外貌上看,江玫是漂亮的。她有着长长的眉毛和会笑的眼睛,浑身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清高气质。从性格上看,江玫活泼可爱又富有朝气,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她温柔又善良,简单而美好,深受他人的喜爱。在绝大多数女性都还处于比较蒙昧的时期,江玫却从小就接受着良好的教育,甚至还进入了大学。她有着丰富的学识,又写得好诗,弹得好琴。此外,她还对生活和爱情有着独特的向往和追求,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爱情方式。这一切,都已凌驾于许多人之上,充分体现了她特有的先进性。然而这种“先进性”并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而被认为是“有害的”。所以,江玫在时代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着转变。
二、爱情与的抗争阶段
原本,江玫可能会在她安乐的鸟笼里悠闲地过一辈子,做银行家的少奶奶,吃穿不愁。但是,她的生活中却无意闯进了一个充满热情与气血的女子——萧素。萧素是大四的学生,齐虹的同班同学。同样是学习物理的人,她却与齐虹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萧素有一张“白里透红的胖胖的面孔,她总是给人安慰、知识和力量”。[1]萧素不仅是江玫的室友,更是她在上的思想启蒙老师,她带领江玫走向人群和社会,从阅读书籍到参与活动,让她学习“更丰富的东西”。[2]在另一方面,萧素又提醒了江玫的爱情危机,告知了她齐虹的为人,让她不要跟着齐虹走,不要被齐虹毁掉。也正是因为萧素的影响,江玫开始一点点地发生转变。文献综述
江玫的梦,再也不是那种透明的、颜色鲜亮的少女梦了。她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后来开始慢慢地阅读一些书籍;从最初“一听诗朗诵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到后来亲自上台激昂地朗诵诗歌;从最初游行队伍里不专心的救护队员,到后来成为抗议“七五”事件中的领头人然而就在她想要投身事业时,却出现了最大的阻碍——齐虹。身为资本家,齐虹觉得自己的身份是特殊的。他不可能丢掉他的物理和音乐,跟着江玫乱跑一气;也不能忍受让自己所爱的人去过那种“人民”的生活。他讽刺江玫是“女家”,埋怨江玫不肯为他牺牲一点,固执地认为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所以他决定带江玫离开祖国,跟着全家搬到美国,却完全忘了顾及江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