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信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忽略,它们大多是善意的为了祈求平安、吉祥,是一种心理上、精神上的寄托与安慰,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不是为了装神弄鬼、谋财害命。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俗信开始显得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有待人们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优化提取[6]。

    俗语就是在人民群众中所流传的通俗的语句,它通常都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出来的,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具有着简练而又生动形象的特点。又称常言、俗话。它包括谚语、俚语以及口头常用的成语。“俗语”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著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俗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许多俗语都是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的,适当的使用俗语既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又不会使所要表达意思失去其原有的意味。

许多人都认为,物理属于理工科,应该是严谨的,枯燥的,并且,学习物理也将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它远远没有语文历史等文科有意思,理工科的孩子都会有些呆板,缺少人文情怀。其实不然,物理也可以是生动的、有趣的,理工科的孩子也是可以风趣的、幽默的。事实上,许多的民间俗信俗语都在诉说着物理的奇妙与美好。我们完全可以把各种民间俗信俗语带入物理课堂,用物理解读研究民间俗信俗语,在民间俗信俗语中发现物理。通过运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耳熟能详的俗信俗语,提高课堂趣味性,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在推动物理教学的发展的同时,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因此民间俗信俗语是重要的物理教学资源,可以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遴选一些经典的俗信俗语,然后从物理学角度进行分类,分别从力、声、光、热、电等方面进行解读和教学运用。论文网

2 力学中的俗信俗语的解读与教学运用

2。1 浮力

与浮力有关的民间俗信俗语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早出自战国时期荀子的《王制篇》:“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说水可以让船浮在水面上,也可以使船翻倒。百姓可以拥护君王也能够推翻君王的统治,比喻君对民的依存关系。用于劝诫他人。“水涨船高,泥多佛大”,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管》:“水涨船高,泥多佛大”。意思是说,如果水位上涨,那么船也会跟着升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7]。“曹冲称象”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尝致大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船在水中是有浮力的, 。当船的重力等于浮力的时候,船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船就会浮在水面;当船的浮力小于重力的时候,船所受到的合外力向下,船就会翻沉。根据浮力原理可知,如果大象排开水的体积与石头排开水的体积相同,那么大象的质量就与石头相同,称出所用的石头的质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质量。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因此浮力原理又称阿基米德原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通常引用阿基米德的故事开展浮力的教学。其实,早在阿基米德之前,我国古代就存在着一些对浮力的经典描述,所以,在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可以借用这些俗语来进行分析,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普及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例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船的重力等于水对它的浮力时,船所受合外力为零,船浮在水面上;当船的重力大于水对它的浮力时,船所受合外力向下,船将会沉没。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得学生对物体沉浮条件这一教学内容印象深刻。

上一篇:太阳能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下一篇:四阶龙格库塔方法非谐相互作用情况下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性质

强磁场下高斯基组的优化

社区三维地图的表示与应用服务

海森堡自旋系统中的热混态量子纠缠

400Hz逆变器的分析与制作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科学教材分析力学相关部分

浙江省高中新学考物理试题特点的研究

家用轿车的未来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安康汉江网讯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