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免费即时网络通讯产品,是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移动社交媒体。 [2]微信为用户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实现了跨运营商、跨系统平台的语音、文字、图片等信息的传递功能。微信不仅具有社交功能,还具有手机支付、游戏娱乐、商品营销(如微店)等生活服务功能。微信作为极具个性化的社交类媒体,正带领人们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微生活”时代。[7]
2012年8月23日,腾讯公司开办微信公众号板块。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受到许多社会机构的青睐。微信是一个传统意义的私人社交聊天软件,但是由于微信公众号的开通,微信成为受众获取和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新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上网方式,截至2015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大幅超过PC网民规模。人们上网方式的转变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本来就难以把控的网络舆论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严峻。上网终端的变化意味着政府信息发布渠道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3]当此之时,政务微信应运而生。
政务微信,是指党政机构以微信为媒介载体,通过建立官方的微信公众账号,利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传播符号,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事务性信息、服务性信息,具有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功能,是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新型的政务服务方式的新媒体。[4]政务微信是网络问政的新形式,对于建设和发展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突发性事件论文网
2007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从法律高度对“突发事件”作出了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的本质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负面事件,是一种正常状态的突然改变。突发性事件的引起原因可以是自然因素也可以是人为因素,或者是社会冲突性行为等,并且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反应,做出决策。[6]因而可以看出突发性事件有三个特点,即突然爆发、负面影响和紧急应对。
(三)舆论引导
舆论是公众针对现实社会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反映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信念、情感、价值观。而舆论引导则是一定政党、组织、群体、个人针对特定社会舆情,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设置议题,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公共利益共识、社会信念、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的实践活动。[5]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大众传播方式的转变,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再仅仅依靠各种组织和行政机构来推行,更多地是要通过大众媒体和新媒体进行传播。尤其是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新媒体更能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距离,加大信息的传播力度。因此,在突发性事件中,政务微信在舆论引导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突发性事件中政务微信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的作用文献综述
根据腾讯网发布的《2015年度全国政务新媒体报告》显示,2015年以来,全国政务新媒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5年8月底,政务微信公众号已逾10万。在2015年全年,政务微信表现良好,整体传播效果甚佳,较强传播力的公众号如党员、上海发布等释放强劲的舆论声量,发布稿件的数量与影响,都已达到较大规模。政务微信的文章推送力度在2015年间节节攀升,要闻和人物是其微信文章的热门内容,阅读数突破“10万+”已成常态。其内容转载多以国家政府公告和资讯居多,在传达政务理念、体现政务发展和为民服务方面表现突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