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道家思想的内涵
道家之所谓为道家,其核心思想就是“道”。以“道”为本,自然无为。“道”字用以说明世界的本源、本体、规律火原理,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他是最先把道看做是宇宙的本源和普遍规律。
道家认为“道”就是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而生,《老子》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都是对“道”进行物质文化的分析。老子对于道的研究可以的分为三个方面: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之后,庄子、黄老以及之后的一些道家学派的代表人都对“道”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思和探讨,虽说各派别对“道”理解是各不相同的,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从中国的哲学史上看来,这是首次人们通过用“道”的思想理念来进行对自身、社会以及宇宙本源的探索和发现。从而开辟了中国形而上学的讨论传统。这是道家突出贡献之一。
“道”与万物是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静态的角度来看,“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万物之源,是最终的保证。从动态的角度看,万物发展进化的推动力,是“道”的存在,万物才能够进行变化,可以说“道”是人与物转化、发展的得以实现的原理。道家还认为,虽然万物都是不停发展,且形态千差万别,千奇百怪,但是他们的内在源头是一样的,他们都是随着自然的规律发展变化的。因此,人类的发展要必须尊重并且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不应该加以干涉和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就应该遵循“道”的规律,不违背,不干涉,只有这样,才能走向一个适宜并且互惠互利的生存状态。
第二章 道家思想的表现形式
道家思想从古至今都被历代君王臣子所所运用和借鉴,在人类领域和政治领域都有着突出的影响。道家思想使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让他们在面对残酷现实时,可以从自然中找到一条自我救赎的人生道路。道家思想用自身独有的哲学文化底蕴,为人类的自由发展提出了一条完美可行的道路。它让世人能够摆脱困难的阻扰,让人类自身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从而能够更加接近自我内心的安定平和的境界。论文网
2。1 人与自然的关系
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出过这个“天人合一”名词,其实它代表的是一种具有生态美的社会形势。它指的是一种和谐、完美统一的生活境界,这种境界,指的不单单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是一种更加广泛的定义,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甚至是与整个宇宙之间的和谐统一。从中国的哲学文化上去理解,“天人”二字指的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境界从古至今,从哲学到政治学,甚至到了如今的设计学,都一直被追求和推崇。如今的人们,更加注释对环境的保护,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争取人与自然能够达到一个统一互赢的境界。在许多的设计师眼中,他们在环境规划的时候,同样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步调,争取在景观规划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不产生任何的负担,使人们在人造景观之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如美国著名的流水别墅,别墅的地址位于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是一幢临水的森林别墅。别墅的内外空间相互交会、结合,融为一体。这幢别墅在空间的组合、外形构造的时空感上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成就,以及与自身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它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中国古代许多私家园林,如个园、留园等,都是遵循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布置植物景观,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就个园而言,园子主人嗜竹如命,又取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诗意,在园中植竹无数,使整个园区充满苍劲之感,自然而又和谐。个园中应用了许多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手法,利用逶迤搭讪形成障景,可谓欲扬先抑;竹西佳处曲径通幽、四季假山以小见大等。利用山水植被营造出一个和谐完美的自然环境,万竹更增加园中的清幽之感,使整个园林完整融合,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达到“天人合一”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