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可以说,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超越时间、空间以及部门的制约,实现政府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处理各类行政管理事务,构建公平、高效、廉洁的政府运作模式,向全社会提供优质、规范、全方位的服务。
(2)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英文写为micro blog,是一个基于Web2。0的通过用户关系进行信息获取、分享、交流的平台,使用者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创建个人用户,以140字左右的文字编辑并发表信息,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
微博是由美国的twitter发展而来,2007年5月,中国大陆出现了第一个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平台——饭否。2009年8月28日,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推出了内测版新浪微博,成为了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从此以后,微博正式进入了网民大众的视线并在中国迅速的发展起来。2010年,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微博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都相继开通了微博服务,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微博这种新型媒体在信息传播等方面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微博的运营模式是这样的:①发布内容在140字以内;②不同的博主之间是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③被关注者所发布的内容会实时出现在关注者的页面内,关注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评论、转发等操作;④被转发的内容又会被该关注者自己本身的关注者看到,并再一次被评论或转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树状的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模式。
(3)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是指中国各级政府机构和各级党政部门在各种微博信息交流平台上以公务人员或党政机关单位的身份注册开通的微博账号,践行“织博为民”的原则。政务微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务人员或政府人员个人微博,一类是政府官方微博,但是对于此,学界有很大分歧,不少学者认为第一类即公务人员或政府人员个人微博不能称之为政务微博[2],因为许多公务人员和政府官员以个人身份开通微博不完全是出于公务目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私人使用的目的,或者是兼具以上两种用途,所以不能称之为纯粹的政务微博,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包括那些官员或公务人员微博[3],因为鉴于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身份特殊,具有一定的公众性,其微博即使是满足私人使用的目的,也或多或少的会产生一定的公众影响力,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能将公务人员或官员的个人微博完全等同于普通用户的个人微博。而政府官方微博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府机构微博,一类是政府发言人微博,一类是由政府开通的以某一个公共事件或主题命名的主题微博[4]。本文所指的政务微博是政府官方微博,更具体一点,是指政府机构微博。
2011年是中国政务微博迅猛发展的一年,截至2011年12月,在新浪、腾讯、新华网、人民网四大门户网站上注册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就达到50561个,其中党政机构官方微博为32358个,公务人员微博18203个[5],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其后,随着微博问政逐渐成为中国社会迅速兴起的一种政治形态,政务微博热度不减,数量不断增加,覆盖的领域和部门也更加全面,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含新浪、腾讯两大平台)就达到了27。7万个,几乎涵盖了各个地区的各个政府部门,粉丝量总计43。9亿人次,人均关注政务微博账号3。2个,此外,政务微博的年发布量达到了1782。3万条,同比增长20。1%,转发评论量达到了2。3亿条,同比增长17。5%[6]。政务微博运营已经逐渐成为政府日常工作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