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在《语文书简》中说“我觉得说明文极重要,说一种机械,说一种操作方法,说一种远离,皆学生必须学会者。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体,其重要特点是说明,这是与其他文体的最大不同, 说明文更强调知识性,使用一些说明方法,将所要描述的对象介绍清楚。 按照说明对象可以把说明文分成事物说明文与事理说明文, 按照语言的写作风格又则能够分为平实说明文与生动说明文。
(二) 研究内容与方法
语文教学的目的《课标》里讲得非常清楚:“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只有牢记语文教学的目的,才会跳出“教教材”的桎梏,学会站在《课标》的角度,根据具体的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学生现状,从教材中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让教材为我所用。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理解、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同成人有差异,他们的思维还是一种儿童思维,对这个世界也具有着让成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看法,所以教师不能想当然地用成人的思维和方式去教学,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样的课堂就是无效的。
语文教学要落实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就要同时兼任两种角色。一种是学生的角色,教师要进入儿童的世界,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去尝试学习,去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去设计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这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首先要变成小孩子,然后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另一种是教师的角色,教师要着眼于课程标准的落实,要以广博的知识和经验,给学生以帮助:以仁者和长者的智慧,给学生以指引;以学习互助的方式,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以粉丝球迷的激情,给学生以评价和鼓励。也就是说,只有明确了教学的目的和对象,我们才不会白以为是,不会买椟还珠,不会有那么多的“放不下”和“舍不得”。
(三) 研究意义
1。 说明文教学的意义文献综述
小学说明文教材中多选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特色的文章,还会考虑选用一些生动、 有趣的说明性文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同时还具有“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的特点,多为一些常识性的文章,具有大量的科学性知识,大多涉及地理、历史、天文、动物、植物、地质、科技发展等各种方面,这类的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具有简明自然、用词准确真实、通俗易懂的特点,结构缜密,逻辑性强,既是好的教材,也是极佳的例文。
学好说明文可以提升学生仔细地,态度严谨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事物的态度。学习说明文能中文章语句中逻辑性的判断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说明文中含有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包括列数字、举例子、 作比较、 引用、 打比方,学习了这类说明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锻炼逻辑思考能力。
2。 课例研究的意义
既然定位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就离不开一线的课堂。不是从课堂上来的问题,就不会成为对实践有价值的问题,不是从老师、学生那儿来的问题,就不太可能得出他们需要的答案。所以本文所探讨之问题的来源就是确实的课例。在上文对“教学内容”的定义中,我们提出 “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的成分,“教材内容”、“预设内容”“生成内容”,所以本文对课例的分析也主要包含这三方面,一是教材中提到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注释”、课后习题部分、教师参考书上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二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预设”的教学内容,三是在课堂实录中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成”的教学内容。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看出,“应该教什么”、“实际上教了什么”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正如王荣生提出的“教师能触摸到的新的课程内容,至今还是零星的、偶发的,与新目标相匹配的、质地和呈现方式能有效达成新目标的语文知识,几乎还是一个待开发的荒野。”本文就是试图从大方向上对这种新的课程内容、语文知识进行开发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