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设计和探究阶段
学生在有了事物的表象特征的辨识和评价的准则后,那么设计思维的过程就到了下一个阶段,进行设计和探究阶段。对于上个阶段的过程,学生们需要用他们自己已经有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和他们所要探讨的问题相联系,并且学生们要尽他们的所能寻找一些有关的信息和报告,从而让学生们在脑海中有一个自己的体制和系统。学生们通过对这些相关的信息和报告的消化,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在这一个阶段中,或许会因为自己有限的经验和知识而受到桎梏,因此,学生们需要是自己的思维变得开阔起来,而不是紧闭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一方面。鉴于此,学生们可以进行集体的讨论,大家相互诉说自己的建议和想法,集思广益,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多变,从而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谓“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在讨论之后得到的许多的灵感和建议也是需要筛选的。因为其中夹杂着许多无用的信息。所以学生们就需要再次明确他们的最初的问题,并从中挑选有用的信息和方法建议。这就需要学生们对众多的信息进行精准的判断。从而得出几种最符合问题的解决方案。文献综述
在这一个阶段,学生们会突然觉得第一阶段的内容有一些出路,或者原先的评价标准不能满足现在的情况,这是一定会影响我们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使我们离原先的目标越来越远。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们根据现在出现的问题进行重新的整改,让原来的标准更加符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这第二个阶段里,学生们所要做的就是开拓自己的思维,然后形成多种思想和方法,进而保证设计思维进入下一个阶段。
可以说在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个问题都有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可以说不同的解决方案意味着不同学生的思想和经验。所以教师在这个阶段里所要让学生做到的就是利用自己或他人的想法得出许多的解决方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的方式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转换他们的角色,从而从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中体会角色的思想,进而得出解决方案。[7]但是教师在这个阶段切不可代替学生思考。
(三)筛选想法的执行阶段
这个阶段是整个设计思维中的清明的过程。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许许多多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解决方案。再根据原先的问题需求进行筛选判断,依据所要求的用户的需求和评价标准,运用一些特有的思维方法进行验证,看看这些方案到底可不可行。在进行调试磨合之后,最终选择适合的解决方案并且执行。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好比你要从一个森林中走出去,虽然你开始的地方和你的目的地是固定的,但是你走出这个森林有很多种方法和路径,有时你会走一些冤枉路,但最终还是会到目的地。怎样让自己少走“歪路”,是我们这个阶段所要做的。只有经过多次的分析,尝试,才能最快的走出森林,进而确定走出森林的最佳路线。从而得出最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