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传播的媒介。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面对所有人的传播(communication for all,by all)。[3]不同学者对于新媒体也有不同的看法,熊澄宇教授认为:“所谓新媒体或者数字媒体,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所有具备传播功能媒介的总和。”[4]
然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新媒体一词的定义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不同的学者对于新媒体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是由于新媒体并不是固定在某一固定的媒体形态上的,它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断变化,总的来说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结合以往学者提出的观点,本文认为新媒体包括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而发展出来的新的媒体形式,网络媒体,数字技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它得以兴起的重要原因。
(二)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5]发布数据显示,目前移动网络已覆盖到全世界约95%的人口,全世界约有40亿人能够享受到数字生活。其中,美国互联网用户将近3亿,约占全球网民的10%,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7%,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掌握着网络空间的话语权。而根据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得益于中国互联网使用人数的快速增长,未来网络空间力量将由美国为中心转向以中国为中心。
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6]。《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总数达到
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一半以上的中国人已经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相距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仅仅23年的时间,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引人瞩目。
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年龄结构中,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73。3%,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0。3%。在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0%。综合来看,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
在研究本课题之前应当明确新媒体与新媒体环境二者是有区别的,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包括综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而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只涉及应用研究这一个方面,两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作为工具的新媒体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必然形成新媒体环境,当然,新媒体工具可以摆脱,而新媒体环境的摆脱就没那么简单了。
(四)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1。新媒体环境信息的丰富性
近年来,媒体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出现的媒体形式越来越多,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成指数形式,最近十年出现的媒体形式远远超过过去几百年的总和。新媒体用复合型的传播模式,不再遵循时间线索或者基本逻辑顺序,在多元线性结构中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这个模式中,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成了“网中人”,每个人都成了信息的接收者和发布者,进而迎来“自媒体”时代,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在《自媒体》(We Media)的研究报告中,对“自媒体”进行了定义——“自媒体是通过数字技术链接全球知识,给所有人随使随地分享自己的一种途径”[7]自媒体的本质即是个体通过新的媒介技术手段向所有人进行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各式各样的信息进行着极速扩张,新媒体环境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