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2.3  奖励的目标一维化

    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是我国幼儿园培养幼儿最终追求的目标,只有幼儿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但是,教师评定幼儿的标准主要是注重智力的发展,幼儿学习的知识多少,掌握情况如何成为教师奖励的标准,其它诸如德、体、美、劳等则较多地被忽视了。这种“重智力、轻德育”的奖励目标造成很多幼儿自私、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问题,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3  奖励的作用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奖励是必不可少的。奖励是成人对于幼儿正确行为的一种认可,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行为的对错,从而逐步完善自我的认识以及创造力的开发。幼儿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奖励过程中培养自信,从而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和对于人格的健全培养。

    3.1  奖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性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奖励是一种激励机制,它遵循幸福的原则,创造一份愉悦的情绪和宽松的氛围,是幼儿所需。大多教育研究工作者普遍认为,奖励对于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3.1.1   奖励可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幼儿为了达到目的,会用一些行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当这些行为获得成功并使其受益时,以后幼儿会多次做出这种行为;反之这种行为会逐渐减弱或者完全消失。[4]因此,当幼儿由于自己的努力得到奖励后,幼儿为获得奖励而开始强化自己的优秀行为,良好的习惯从而得以保持。与之对应的是如果他人获得了奖励,那么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刺激了幼儿向榜样学习的动力。与之相反的,当幼儿由于自己的错误行为而得到教师的惩罚时,幼儿通过教师的负强化逐步改正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行为习惯。

    3.1.2 奖励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认识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要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 [5]正确的自我认识对幼儿的健康人格有重要意义。幼儿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对教师极大的依赖和被动是由于幼儿的自我认知水平处于一个低下的水平。幼儿对教师的崇拜影响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往往会因为得到教师的奖励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产生胜任感,对自我的认识和世界观都会得到提升,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生活态度。

  1. 上一篇:学前儿童美术技能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2. 下一篇: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及建议
  1.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自...

  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教学研究

  3.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4.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5. 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6. 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7.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8.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9.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0.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1.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2.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3.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4.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5.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6.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7.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