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使用《大学生同性恋态度问卷》测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73。81%的大学生结果为正性态度;使用内隐联想测验的变式——单目标内隐联想测验(WIAT)测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59。52%的大学生结果为负性态度,但是IAT效应值接近临界点,即负性强度小,故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更趋近于中性态度。表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出现分离现象,即大学生对同性恋持有正性的外显态度, 但也存在强度小的内隐偏见。77059
[关键词]同性恋;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单目标内隐联想测验
目录
一、引言··01
二、研究设计02
(一)被试·02
(二)工具·02
1。大学生同性恋态度问卷··02
2。单目标内隐联想测验程序03
(三)过程·03
(四)数据处理04
三、结果·04
(一)外显态度量表结果·04
1。总体结果··04
2。各人口学变量上的态度结果·05
2。1性别变量上的各维度分与总分的比较··06
2。2居住地与独生子变量上的各维度分与总分的比较·06
2。3专业性质变量上的各维度分与总分的比较07
3。两个测查项目的态度结果07
(二)内隐态度实验结果08
1。总体结果··08
2。各人口学变量上的态度结果·09
3。两个测查项目的态度结果09
(三)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比较·10
1。总体比较··10
2。相关分析··10
四、讨论··11
(一)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分析·11
(二)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分析·12
(三)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比较分析13
五、结论·13
参考文献·14
Abstract·15
附录··16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和内隐态度的对比研究一、引言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Freedman)[[[]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5。]],属于社会心理学的概念范畴,也是其研究重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内隐认知研究的兴起,Greenwald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即不能内省识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调节着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 刘晓倩。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相对于外显态度的深思熟虑并易于报告的特性,其特点通常被认为是自动的、不受控制的并且往往是无意识的[[[] 李德忠,于广涛。从内隐态度研究到双重态度模型[J]。山东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19-21。]]。随后,Wilson和 Lindsey 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s Model)[[[] Greenwald A G,Banaji M 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lf-esteem,and stereotyp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1):4-27。 ]],即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即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态度和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
目前,外显态度的主要测量方法是量表法;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则比较单一,主要是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及其变式,其指标是IAT效应值(相容任务反应时-不相容任务反应时)。依据唐德斯减数法的原理,反应时的长短标志着机体心理加工过程的复杂性。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也会不同[[[] 蔡华俭。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39~344。]]。因此,哪种任务与个体的内隐态度相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个体辨别该任务则更多的依赖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反之则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也就是说,若个体相容任务反应时大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即IAT效应值大于0时,表明个体的内隐态度与不相容任务中的刺激相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即内隐态度是负性态度;反之表明内隐态度是正性态度;另外,IAT效应值绝对值的大小与被试内隐态度强度的大小成正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