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中班《磁力的穿透性》
浩浩和静静在做测试磁力的穿透性的实验,他们两个分别拿了一个大磁石、一个大小像黄豆一样的小磁石、两张薄厚不同的纸张、一个塑料板。浩浩和静静一开始用的是塑料板,把小磁石放上边大磁石在下边移动,结果小磁石没反应。静静就建议换成纸张,通过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发现磁石可以通过纸张移动。这时,浩浩就把小磁石塞到静静耳朵边,把大磁石放到耳朵后。浩浩一边做还一遍说着要给静静吸上个小耳钉,代班教师看到立即制止了他们两个。
在案例《磁力的穿透性》中,由于磁石特别的小,浩浩的行为很可能把小磁石弄进静静的耳朵里。通过与幼儿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到这些活动材料是幼儿教师自己准备的。在收集材料时只找到一块大的磁石,另一块就用这个小磁石来代替。幼儿教师在投放这些活动材料时没有考虑到是否会对幼儿产生意外的伤害。
案例2:中班《传声筒》
在中班科学活动区的主体墙上幼儿教师自制了一个大型的传声筒,一个幼儿可以在上边说另外一个幼儿在下边听。开始的时候,会有那么几个幼儿去玩。欣欣邀请彤彤玩传声筒,彤彤同意后两个人正准备玩的时候突然走了。彤彤边走边说我们去玩打电话的游戏吧,这个传声筒太臭了,一股难闻的味道。
从彤彤的话中可以了解到传声筒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幼儿是因为嫌传声筒的味道太难闻而不愿意再继续玩,选择其它相似的活动材料,从而传声筒就成了一个摆设。通过与幼儿教师的沟通,了解到自制的传声筒材料是一个教师从废旧物品里找出来的,没有进行消毒和冲洗。幼儿教师在选择活动材料时没有注重活动材料的卫生,导致部分活动材料成为一种摆设。
(二)科学活动区选择及投放的材料数量不足、类型单一
案例3:中班《组装小汽车》
在科学活动区中,只有一辆小汽车的模型。明明和康康同时去拿小汽车,结果明明先拿到了小汽车模型。康康立刻说:“是我先说玩的,你应该让我先玩。”而明明根本不理康康只顾自己玩,康康就去向老师告状。老师让他先玩别的,康康不开心的走了。坐在那里,手里摆弄着别的活动材料,眼睛却看着明明手里的汽车模型。
在科学活动区中,只有一个小汽车的模型,幼儿想要同时做同一种科学活动时,就会出现挣抢玩具的现象。幼儿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幼儿同时玩的问题,所以投放的活动材料的数量偏少。活动材料的数量少不仅影响到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质量,还影响了幼儿继续进行活动的心情。
案例4:中班《花草的生长顺序》
静静和西西在给花草和果树的生长过程排序,他们两个边操作边讨论。西西排好顺序后让静静看,静静发现西西有两个顺序颠倒了就给西西说,西西却认为自己排的是对的。静静就去问老师怎样的顺序是对的,结果西西排的顺序真的颠倒了。西西就接着问老师为什么,老师就牵强的回答幼儿说:“花就是这样的生长顺序”。看着西西虽然点了点头,脸上还是充满了疑问。
从西西的询问和幼儿教师牵强的回答,可以看出幼儿并没有理解其中的缘由。幼儿教师投入的活动材料类型单一不能让幼儿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还有在其中发现的问题也得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如果幼儿教师在科学活动区投入一些花草植物或者让幼儿自己在种植区和自然角种植并观察,问题自然就有了答案,还是通过自己观察探索得到的。在科学活动区中,幼儿教师投放的活动材料类型太单一会使一些发展水平低的幼儿不能从中探索到相应的科学知识,不利于个别幼儿的发展。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