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良,邹农基等(2012)结合前人研究,提出一种分析型Kano模型,该模型将顾客对物流服务的评价分为三方面:负向问题满意度水平、正向问题满意度水平、重要性评价,从而对物流服务要素进行分类,而后整合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构建了服务质量提升矩阵,并结合Qianli Xu等人的研究成果[15],提出一种服务质量提升决策指标,使Kano模型更加定量化 [16]。为了改进分析型Kano模型,孟庆良等(2014)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临近质量属性的相互影响,对Kano评价表作出改进,并计算该评价表中的各相邻属性的相似度以改进Kano模型评价体系,将改进后的Kano模型与IPA相整合建立了新的快递服务质量探测模型[17]。该模型完善了分析型Kano模型的一些缺点。

蒋秀军(2012)在其学位论文中整合Kano模型与QFD(质量功能配置模型)模型设计出一种定量化Kano模型,构建了基于该整合方法的物流服务设计模型,并选取德邦物流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18]。吴怡(2014)将Kano模型与QFD整合形成了QFD-Kano模型,该模型有效克服了QFD模型与Kano模型的不足,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其物流服务设计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物流服务客户需求获取阶段、Kano定量化物流服务质量规划阶段及QFD物流服务要素分解阶段。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质量规划矩阵和相关性矩阵来分析物流服务要素的决策次序,最终识别出那些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服务要素[19]。参考文献

[1]何云,田宇。顾客导向的服务质量模型及其应用[J]。物流技术。2004,(2):11-13。

[2] Mentzer John T,Roger Gomes,Robert E Krapfel Jr。physical distribution service:a fundamental marketing concept[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89,(17):53-62。

[3] John T Menzer,Daniel J Flint,GTomas M Hult。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as a segment-customized proces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1,(10): 82-104。

[4] 郑兵。金玉芳,等。中国本土物流服务质量测评指标创建及其实证检验[J]。管理评论,2007,(4):49-55。

[5] FENG-Yixiong,ZhengBing,TAN Jian-rong。Exploratory study of logisticsservice quality scale based on online shopping mall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2007,(6):926-931。

[6]李凤廷。基于卡诺模型的物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物流技术,2007,26(12):5-8。

[7]齐海燕,郑江波。基于Kano模型的物流服务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08,(4):65-67。

[8]岳朝晖。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研究[J]。中国市场,2015,(19):74-76,133。

[9]Janne Huiskonen,Timo Pirttilg。Sharpening logistics customer service strategy planning by applying Kano’s quality element classifi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8,253-260。

[10]唐一灵,孟庆良,王晓春,等。基于KANO模型的物流服务探测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4):19-20。

[11]Berger C。Kano’s methods for understanding customer-defined quality[J]。Center for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1993。 

[12]胡勇军。基于Kano模型的广东第三方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度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2,(7):53-56,61。

[13]Yang Ching-Chow。The refined Kano’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2005,16(10):1127-1137。

[14]Yu-Cheng Lee,Sheng-Yen Huang。A new fuzzy concept approach for Kano’s model[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4479-4484。

[15]Qianli Xu,Roger J Jiao,Xi Yang,Martin Helander。An analytical kano model for customer need analysis[J]。Design Studies,2009,30:87-110。

上一篇:城市社区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下一篇:物流系统布置优化分析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房车旅游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能源消费的预测和展望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民宿顾客与经营者偏好的...

教材中的数学史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跨境电商与国际贸易之间...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