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语境对言语交际的作用时,有的学者尝试分析语境功能的实现条件。他们认为语境功能的实现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是语境本身的显隐程度、关联程度,外显程度高的语境因素的功能得到优先实现;二是语用主体的语用能力,语境功能发挥的程度与语用能力是呈正相关的。语境功能的实现条件的论述,是对语境功能研究的新发展。
冯广义先生提出语境适应论,对后面学者研究语境对言语交际的作用有很大影响。此后有些学者如:唐燕玲、曾道明、陈进等不断完善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他们以不同语言为例,具体的分析了语境对言语交际的作用:制约作用、补充作用、消除歧义、以及对言外之意的理解也很有帮助。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又补充了语境对言语交际的作用,创新性地提出了语境对言语交际还具有修辞作用。
纵观语境的研究,我们认为语境不仅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它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作为研究对象,语境实现了其整体性的特点。语境已摆脱了早期原子主义思想的束缚,不再是一个进行原子分割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一个集合体,它表现为一定的关系,无法对它进行分割。作为一种方法论,它最终要建立在语用分析的层面上,是语用分析的情境化,具体化和现实化。语用分析超出了语用学中的语用定义范围,是语形、语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的语言、知识、生命、思想、文化等活动的某种集中表现,它具有更宽泛的意义。这是一种语用的语境论方法,它已走出了封闭狭小的真值语义圈,迈向了更广阔的语用空间。这种方法立足于语言本体和交际主体,显示了人们在科学理解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极大变革与发展。基于这一方法,理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无止境的创造活动。理解一个表达式不再是追求与其相对应或代表的固定寓所,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使用的事实中寻找其不定的家园。这就是语境研究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