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是信息的一种。目前学界对于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类是以Fama(1970)为代表的有效市场假说(EMH),另一类是反对市场有效的行为金融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由于存有“保守zhuyi”等认知偏差,对于公司信息的披露,往往存有“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现象,如:De Bondt, Thaler(1987)研究表明,由于投资者对信息存有过度反应,之后股票的价格将会伴随一个反转,产生一个长期收益或损失的过程,并提出反转策略。64842
当前,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有效市场理论在解释股价对信息的反应上确实存有很大的不足。因此,本文在做研究之前,所基于的大前提也是认为,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
1 上市公司市场传闻的特性
传闻有以下几个特性,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它是未经证实的消息。由传闻这个特性决定,传闻的整体信息质量是不高的(Allport & Postman ,1947 )。因此,我们就会发现,利用传闻来进行市场交易是具有很大风险的。这也就决定了传闻的触发机制是,传闻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分辨性。只有在存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前提下,传闻才会有可能被投资者接收并进行传播(Kimmel,2004)。
传闻的受众群体较小,只对部分群体有用。它的目的是用作传递信息或揭露真相,具有一定的“专业性”(Allport & Postman ,1947 ; Knapp,1944)。我们知道,传闻的出现和传播,短期时间内会产生的不确定性。这将使得部分利益相关者可预估出如果传闻被证实时,会出现的最终利益得失情况,并在权衡之下采取行动(Kimmel,2004)。因此,传闻本身的属性,也会决定它的影响范围只能是部分利益相关者。
一般来说,传闻的出现,都源自于小部分人群对事件或事物的一种理解和分析,是投资者情绪的一种外推(DiFonzo & Bordia , 1997;Allport & Postman ,1947 )。由于这种情绪本身是属于多变的,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传闻的影响往往也只是短暂性的。
同时,根据传闻的不确定性,我们会发现,信息披露是减少传闻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Allport & Postman(1947)和DiFonzo ( 1997)都发现,传闻的产生,必须要在一种不确定的环境中,也就是说,信息透明度越低的公司,其传闻产生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据Jin &Myers (2006)发现,信息透明度越低的公司,业内人士越容易捕获现金流,公司的股价也越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得资本市场的功能——通过价格的传导机制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并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同时,经由多为学者对我国市场研究表明,投资者的行为会受信息不确定的影响,从而对股价波动产生显著性影响(杨瑾淑,杨静,2011;张宁,刘春林等,2011;等)。为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均现象,我们应该对传闻以及相关的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贯注了高度的重视。
2 上市公司市场传闻对投资者的影响
传闻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较大。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对于财务公告和市场公布的一系列好坏消息的解读是不同的,他们对财务公告重视不足,而对市场传闻关注过多。
传闻通过改变人们对股价的预期,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行为,使股票产生很多异于常值的价格,并引起不正常的波动(DiFonzo & Bordia , 1997)。因此,有些时候,传闻(尤其是利空传闻)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大量的损失,甚至是形成致命的打击,特别是在一些允许卖空机制的国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