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的政策实施,我国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笔者在搜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与整理。
1 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
刘成玉,蔡定昆(2009)指出教育公平只要是理论上的公平,主要强调制度公平,当然也包括选择权的公平;何笑笑(2011)则从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这三个层面具体阐述瑞典著名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所认为的教育公平内涵,即处于同一社会的个体,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及受教育的结果上都应该是平等的;鲍传友(2007)认为义务教育公平具有特殊内涵:义务教育公平是一种基本权利的平等;是“同质”平等观下的教育机会均等;义务教育公平不仅意味着“要对所有适龄儿童进行符合义务教育标准的充分教育,即消除义务教育的绝对贫困,而且要努力缩小因各种原因而造成的义务教育的差距,即减少义务教育的相对贫困;转型时期的义务教育公平还意味着对个人教育选择权的适当尊重。67509
2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具体表现与影响
李星云(2006)、梅安华(2011)等人指出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经费分配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王贤(2008)则主要从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城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城乡教育结果等方面的差距分析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现状。
黄永红(2007)通过对新《义务教育法》的社会学解读,把握新《义务教育法》精髓,指出矫正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实现社会公平所必需。新《义务教育法》针对的现实问题是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均衡,着力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是教育资源的社会分层分布不均衡,并指出新《义务教育法》调整教育资源不均衡旨在消除负面社会效应,“高考移民”、“农民工子弟就学歧视”等问题已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任其继续发展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论文网
3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
瞿瑛(2008)指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财政预算内经费投人在城乡间的分配极不平衡;潘明星、安彦林(2006)认为投资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刘桂莉、刘国秋(2012)从制度视角指出我国一直缺少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制度保障。
4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建议与对策
谢华(2003)指出应当完善有关教育投资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教育投资稳定的来源;王定华(2012)认为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还在于政策的执行与力度;俞海洛(2012)则认为关键还在于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等多个方面通力协作,健全义务教育投入制度保障和监督评价机能,取消重点学校政策,改革城乡二元格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性发展;李宜江,柳丽娜(2011)认为可采取弱势补偿原则促进城乡基础性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
参 考 文 献
[1] 刘桂莉,刘国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政策与公平问题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1):97-105.
[2] 李迎.我国省际义务教育发展失衡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2):143-145.
[3] 王贤.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08,(8):9-12,35.
[4] 赵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