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增值表框架理论研究
FASB美国(1997)在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报告全面收益》中指出除收益表以外,要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财务报表报告企业的净收益和其他收益,并提出了报告其他收益的三种方式:扩充收益表;单独编制其他收益表以及同权益变动表合并。论文网
Boulton(2000)指出通用财务报告模式信息需要进一步充实,基于此发表了财务报告的三维矩阵模式,可概括为:第一、资产认定维度,资产即能够增加公司公司未来经济利益,对企业价值做出贡献的资源总和,其存在形式包括:客户资本、金融资本、雇员和供应商资本、组织资本等;第二、价值维度,主要关注外部环境、价值实现过程、价值表现结果(如公允价值);第三、时间维度,即过去、现在、未来。
于红(2006)对传统财务报告要素作了重新设定,包括:资产,权益,收入,成本,价值增值。增值额=收入-成本=(作业收入-作业成本)+(非作业收入-非作业成本),在此基础上设立人力资产账户,权益类账户增设政府权益,股东权益,债权人权益,雇员权益,增值额,增值额分配等。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环节价值实现是采用市场定价方式或者协商定价方式。
杨久利(2010)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改进现行了财务报告,对于资产负债表,首先改进了会计恒等式,企业资产=物力资产+人力资产+其他利益相关者资产;企业权益=物力资本权益+人力资本权益+其他利益相关者资本权益,基于此,会计恒等式改进为:物力资产+人力资产+其他利益相关者资产=物力资本权益+人力资本权益+其他利益相关者资本权益。另外,作者用增值表代替传统利润表,将各利益主体的收益与增值额直接关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计量。
邓思捷,干胜道(2013)参考除本分成制(注重将净产值做大),拟设计出账户式的增值分配表,认为增值分配表有利于构建员工与企业,股东与企业,债权人与企业的和谐财务关系,也为税务机关提供参照,将国家,企业与个人统一起来,为构建社会zhuyi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柳艺(2014)设计了资产权益表和增值收益表,可供各类报告主体使用。该体系以契约履行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列报的基础和依据,将非货币资本要素纳入列报范围,并且使用广义资本的概念,此体系在于为各种不同的会计主体提供统一的列报框架,使得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信息需求。
ShitalJhunjhunwala(2014)指出综合报告需要显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是如何连接的,并且他们是如何同时相互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因此需要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在内的完整体系。基于框架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八个要素:组织期望,外部环境,公司治理,企业类型,风险和机遇,决策和资源分配,绩效,未来展望。旨在提高企业信息质量。
张文华(2015)认为企业的信息使用者不能仅仅定位在投资者和债权人,要扩大到更广泛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在编制基于企业价值创造和分享的财务报告时要注意,全部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及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分开报告,便于使用者按照三项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各利益相关者要对自己在企业的权利以及义务作出分析。
参 考 文 献
[1] Axel Haller Chris van Staden。 The value added statement – an appropriate instrument for Integrated Reporting,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2012(27):1190 - 1216。
[2] Charles A。MALGWI,Derek E。PURDY 。 A Study of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Dichotomy of Manager’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the Value Added Statement,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2009(2):25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