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在古代其实是人们重要的粮食,《战国策·燕策》记载“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7]1039。与此同时枣也是一种极好的滋补品,就算到了今日枣也十分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女性。而枣对于祈子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多子的象征。这可以从枣的生长特点看出:枣树的生命力较强,对土壤的适应力很好,耐旱耐涝,一条枝条上能够生长出许多果实。可见,枣的结果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自身的繁衍能力,从而将多子多福的夙愿寄托在枣的身上。此外,枣还有“早”的谐音,在古代的婚庆礼中与花生、桂圆、莲子一并拥有着早生贵子的寓意,至今仍有新人将其视为祝福。文献综述
而卵实则是人们更为古老的生殖信仰。《诗经·商颂·玄鸟》写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相传在高辛的时代,有玄鸟飞入凡间并且生下了一枚卵,被有娀氏的简狄吞下,从而生下了商的始祖契,于是“卵”就与生殖、繁衍结下了不解之缘。早时候的人们通过观察自然来了解知识和生命,他们发现鸟类、爬行类动物皆是卵生,并且多数动物一次便可产出数枚卵,所以人们将卵视为生殖信仰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认为“卵”是生命之源,并且运用“卵”来祈求多子多孙,祈祷后世繁荣。
汉魏时期的上巳节俗除了与生殖信仰有着密切关联的流枣浮卵之外,还有一项活动是文人雅客们不愿错过的,那便是极享盛名的曲水流觞。随着时代的发展,天文学知识的发展,人们对于巫术的尊崇有了一定的削弱,从前的袚除修禊这一极富巫术意义的活动渐渐淡化,虽然人们仍然会在上巳日聚在水边,但是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却有了改变,从去除污秽祈求福运,转而变为了饮宴吟咏,给上巳节增添了一定的文化性和娱乐性。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上巳节走向文学性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关于上巳节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该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了,虽然《兰亭集序》的内容并不是写上巳节,但它从侧面反映了文人们在上巳节曲觞流水的这一风俗在当时已是极为流行的了,并且当时的人们将其视为一种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