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元代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知识分子的仕途之路受到阻碍,社会地位低下。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文人关汉卿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是关汉卿最负盛名的散套,这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散曲折射出了关汉卿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心态和个性文心。所以笔者以[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为例,探究关汉卿心态。文人心态受环境影响的同时具有变化性,相较于文学作品研究更具难度。在文中,笔者从如下四个方面分析关汉卿心态:1。走向民间的创作2。放浪形骸的玩世哲学3。曲折直露的控斥4。心境中隐藏的悲凉。笔者认为关汉卿心态复杂,这四个方面相互交织纠缠,共同塑造了丰富而多面的关汉卿。92705
毕业论文关键词:关汉卿;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心态;元代
Abstract: [Nan lu a flower] is the most famous and the most famous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profound thoughts of the people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literati mentality and the spirit of inpiduality。 Based on [Nan lu, the flower]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of the yuan dynasty literati mentality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1。 The product of "folk" 2。 The philosophy of the degenerate dense3。 winding masterpieces of spent 4。 Hide the sad moo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literati mentality of theYuan dynasty is complicated, which is intertwined with each other, and it has created a rich and multi-faceted literature。
Key words: Guan Hanqing; [nan lu a flower]; mentality; The yuan dynasty
元蒙时期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士人仕途受阻,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代文人一直处于不得志的状态。家园的丧失,社会地位的下降,世俗的误解等等,这些因素给关汉卿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传,作家将自己的心态投射到创作之中,文学作品又反映了作者的心态。所以,学者研究关汉卿心态对于读者的阅读关汉卿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心态研究又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研究。因为人类的心态受环境影响,同时心态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给学者带来了很大的研究难度。笔者综观研究资料发现,学人对关汉卿心态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观点片面的问题,所以笔者决定继续进行关汉卿心态研究。关汉卿极具个性的戏曲作品具有元朝社会的鲜明时代特征,在戏曲史上一直享有至尊地位。从关汉卿研究学术史上来看,关汉卿的散曲使得伟大的关汉卿正式进入文学史叙述[1](p137)。所以本文试图以关汉卿最为著名的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为例,加以探究,以期一窥关汉卿心态。笔者笔者从如下四个方面分析其心态:1。走向民间的创作2。放浪形骸的玩世哲学3。曲折直露的控斥4。心境中隐藏的悲凉。笔者认为关汉卿心态复杂,这几个方面相互交织纠缠,共同塑造了丰富而多面的元代文学。
一.走向民间的创作来自优O尔P论R文T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关汉卿生于民间,以民间百姓的世俗生活为创作材料,且创作中有着坚定的民间立场。所以赵建坤在其专著《关汉卿研究学术史》中针对关汉卿的文学创作提出了“民间式生存”一词[2](p144)。关汉卿的生平不可考,我们只能在钟嗣成《录鬼簿》或者是《元史》中见到关于其的极少资料。据资料推测,关汉卿可能是位医生,“八娼,九儒,十丐”[3](p34),可见关汉卿的社会地位不高。同时,关汉卿还是一位由北向南流亡的儒士,其生活形态我们可窥见大略。长期的流亡,为关汉卿的文学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立足于反映元代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凸显出封建官场的黑暗,这也使得关汉卿成为人民的代言人。笔者认为,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是其民间特色的代表,是其“民间式生存”的产物。同时,当以儒业立身的仕进之路被阻断之后,像关汉卿这般在战乱中饱经风霜的失意文人就形成一个新的群体——戏曲作家群体。戏曲这一通俗文艺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书会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团体,对于戏曲的发展及雅俗文学的递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关汉卿他当时与许多其他书会才人和青楼艺伎都私交甚笃,比如另一位著名戏曲家白朴。关汉卿和白朴都是当时玉京书会重要的成员,他们经由青楼艺人的帮助,与广大观众紧密联系起来,将戏曲艺术成功地转化为 “民间立场”。元代文人功业未成,百无聊赖,用民间戏曲填补自己的心灵空白。但是[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的“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4](p342)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关汉卿在底心虽然仍然具有士大夫的气质和思想。可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关汉卿此时的生存形态已经不符合传统儒道。他流连于瓦舍,与艺人联袂出演,把戏曲表演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金声玉振的视听文化开始出现。民间的生活带给关汉卿新的写作灵感,新的写作内容,读者必然应以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和审美意识去看待这种世俗文学作品。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我们可以看出关汉卿将其自身塑造成一个沦落于妓院的老狭客形象。他把自己的文人的高贵外衣正式撕碎,与平民融合,历经平民百姓的生活种种,使得自己扎根于民间 。他还是个“会跳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哦作、会吟诗、会双陆”的“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不仅具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其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各种市井特殊才能更是夺人眼球。读者可以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追寻到元代百姓生活的蛛丝马迹,感知元代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关汉卿的“民间式生存”给其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关汉卿凭其天才般的伟大创举成为了民间俗文学的开路先锋。当然,关汉卿并不是民间文学的始作俑者。文学的世俗化倾向从柳永的作品中就出现了端倪,正因如此,学术界许多学者将柳永和关汉卿进行比较研究,甚至认为关汉卿是柳永的承接者。只不过,宋代文人始终以悲悯或者俯视的态度看待民间式创作[5],所以柳永的部分作品并不为当时的正统文人所接纳。其作品受到晏殊等传统士大夫的嘲笑,李清照对柳永的创作倾向也是颇有微词。较之于其他,这首[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则是酣畅淋漓地赞颂了市井生活,赤裸裸的赞颂了民间生活以及风流不羁的市井浪子形象。笔者认为,关汉卿较柳永的创作更为大胆,民间化更甚,这对于一个封建制分子是极为不易的,在文学史上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元代文人白朴与关汉卿有些不同,白朴是有些小官职的,但是他仍然不顾自己的身份,混迹于勾栏之中,与关汉卿等书会才人过从甚密,并写下了大量民间立场的作品和大量的艳词,比如著名的《玉漏池》。可见,元代文人大多立足于民间,因为仕途受阻,他们的文学已经不是政治的传声筒,而逐渐走向了人民的意志。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