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发展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破碎机的种类与规格在不断地升级。但是由于技术上与国外制造商的的差距或其他一些原因,国内外破碎机的发展状况不甚相同。以复摆颚式破碎机为例,复摆颚式破碎机以进料口的长度和宽度来标定机器的规格,国内制造商基本上按行业标准制造约8种规格粗碎系列产品,国际上一些制造商能够生产更多的规格。目前我国主要缺少的是以进料口在750×1060mm以上的大规格品种。48111

        其次,从产品性能上来讲。复摆颚式破碎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是最大允许进料尺寸和对材料的处理能力。同一规格的复摆颚式破碎机由于设计不同,其最大允许进料尺寸也不相同。我国破碎机的进料口宽度以固定齿板齿尖(齿底)与活动齿板齿底(齿尖)距离为计算标准,国外以固定齿板和活动齿板之间距离计算。

    最后,考虑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国外采用的先进理论较多,如破碎腔的双向啮角,减少传动角与偏心距,短肘板大摆角等,而我国采用的先进技术理论较少,因此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没有国外的好。

        总之,这些方面上的差距使得我国与国外在破碎机行业中有诸多差距,但相信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差距会慢慢的缩小。

        1996年第四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议上邓跃红、张智铁发表了《物料粉碎分形行为的研究》一文,认为破碎理论的研究应归结为3个大的方面:强度理论的研究、破碎效果的评价、破碎功耗的研究。长期以来,粉碎理论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经验应用和统计推测上,人们了解粉碎的规律尚不明确、不系统。人们期待新理论的出现会给破碎领域带来一次变革。

        80年代以来,我国颚式破碎机的研制与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我国破碎专家王宏勋教授和他的学生丁培洪硕士引用了“动态啮角”的概念,开发 GXPE系列深腔颚式破碎机,当时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轰动。该机器与同种规格的破碎机相比,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处理能力可提高20%~25%,齿板寿命可提高 1~2倍。该机采用负支撑零悬挂,具有双曲面腔型。第二代GXPE250×400负支撑在第一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增大了破碎比,降低了产品粒度,最大给料粒度为220mm,小时产量为5~16t,排料口调整范围为10~40mm, 给料抗压强度小于300MPa。  PEY4060液压保险颚式破碎机,以液缸为过载保护装置,正支撑、正悬挂论文网、深破碎腔。该破碎机最大给料粒度为340mm,排料调整在30~100mm之间,生产能力为10~40t/h。

        北京人民矿山机械厂生产的150X750型和250X750型细碎颚式破碎机,在山东蚕庄金矿使用表明:当排矿口为16mm时,产品中小于16mm粒级含量占60%.目前,该厂对破碎腔进行改造后 其生产能力提高了15~25%,产品粒度进一步降低,衬板使用寿命提高一倍.  

        国内山西某煤矿引进德国 WB8/26 颚式破碎机。该机置于皮带机上方,借助曲柄连杆机构驱动动颚压碎煤块。实践证明使用效果较好。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林运亮等人与上海多灵-沃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一起合作设计了PED低矮可拆式颚式破碎机。该机是一种适于井下作业特殊条件下的新型颚式破碎机。机械本身高度低,动颚位置低,固定颚位于动颚和偏心轴之间。并且多灵-沃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戎吉华高级工程师在经过多年的设计经验后, 设计出了国内目前最大的1200×1500复摆颚式破碎机。

     国外发展情况

        颚式破碎机是由美国发明的。自第一台颚式破碎机问世以来,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其结构得到不断地完善。由于颚式破碎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可靠、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所以在冶金、矿山、建材、化工、煤炭等行业使用非常广泛。为了改善颚式破碎机性能和提高工作效率,国内外曾研制过各种异型颚式破碎机。

  1. 上一篇: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 下一篇:自动浇花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电力电子器件发展研究现状

  2. 工程进度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直播平台的内容营销国内外研究现状

  4. 视觉显著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5. 酵素产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6. 1.2考试预约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7. 醋酸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8. 社会支持积极情感网络偏...

  9. 末制导炮弹的末段制导率设计与分析

  10. 混沌研究现状的历史

  11. 幂等矩阵与幂等变换的一些性质及推广

  12. 浅淡数学课改在新理念下...

  13. PLC面粉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梯形图

  14.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分析

  15. 三十年来中国乡村旅游研究学术观察

  16. 焦磷酸盐电镀铜锌合金(仿金)工艺研究

  17. 中美家庭教育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