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于残疾大学生这一课题的研究时间比我们要早,研究范围比我们要广,研究的程度比我们要深。总的来说,西方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研究范围从宏观走向微观,即由促进整个残疾人群体发展走向对具体某个个人技能、价值观、情感等影响的研究;二是研究内容由窄到宽,即从对个体自身因素的研究到社会潜在因素的研究;三是在研究深度上由浅入深,即由传统外在环境的影响转向内在结构的研究。西方对我国相关课题的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81456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残疾人事业起步晚,受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影响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缓慢前进。残疾人事业开始于建国初期,时期由于政治方针的错误受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残联的成立,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残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特点的研究,庆祖杰通过对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发现目前残疾大学生存在就业率低、同工不同酬等问题[ 庆祖杰等。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06。]。刘晓艳也从本就就业困难的残疾大学生中更加困难的聋人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残疾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签约率低、薪酬福利少、就业稳定性差的特点[刘晓艳等。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解析及对策。绥化学院学报,2013。]。二是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刘媛媛等从用人单位的视角出发,着重分析福利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盈利能力差,吸纳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有限的问题[刘晓艳等。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解析及对策。绥化学院学报,2013。]。闫晶晶从用人单位、高校和残疾大学生个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指出用人单位对残疾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接纳程度上;高校专业设置日益宽泛与残疾毕业生就业面仍然狭窄相矛盾;部分残疾大学生缺乏过硬的就业技能和良好的就业心态,这些都是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刘媛媛等。残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从用人单位视角出发。]。三是研究促进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对策。闫晶晶指出用人单位应消除偏见积极接纳残疾大学生,并根据岗位的不同要求提供培训;高校应结合残疾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生理特点以及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实施随班学习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残疾大学生应克服不良的择业心理,主动求职,有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并掌握过硬的就业技能[闫晶晶。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以上海市三所高校为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杨立雄认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完善按比例就业政策,包括严格执法、降低安置比例和实施累进比例;二是加强残疾大学生就业服务,包括在大学设立残疾大学生服务中心和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杨立雄。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残疾人研究杂志,2016 。]。论文网
万国威指出残疾人研究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学术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议题。从1979年到2011年,我国有关残疾人的研究成果高达27347篇,为我国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通过回顾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残疾人研究状况,认为我国无论是在研究数量还是在研究内容上均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同时,研究认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研究的理论指导性,深化残疾人研究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政策的融合,应当成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万国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研究的评述与展望。青海社会科学,2011。]。
笔者认为我国对这一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注重概念研究,实践操作比较缺乏;二是注重对一般对策研究而没有创新思维;三是多研究短暂性现象缺乏长期可行性研究。研究难点在于这一特殊群体比较难以接触到,数据来源较少,研究起来不易。但是随着政府层面越来越重视和关心残疾学生的教育和就业问题,这一特殊群体也将更多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人们对其关注度也将越来越高,对其研究也将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