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日本,在日本期间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企图劝说日本出面剥夺慈禧政权,后在清廷的交涉下,康有为又逃亡到加拿大、美国等地,在那里组织了中国维新会,甚至招募了一批保皇军,准备随时为光绪帝服务。后来康有为又前往欧洲各国,了解了欧洲各国的政治制度和风土人情,在这个途中,他接触到了西方资本zhuyi进化论学说和空想社会zhuyi的思想。例如,在《万国公报》上就详细介绍过达尔文的进化论,后严复又发表著作传播进化论。空想社会zhuyi最突出的作品就是托马斯·莫尔写的《乌托邦》 [7] 。
康有为在写《大同书》的时候,把中国传统儒家描绘的小康大同、公羊三世说和西方的空想社会zhuyi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想大同社会。
1。3《大同书》政治思想的现实政治背景
其一、早期。康有为诞生在清朝晚期,在那个时期,清政府一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关注海外国家的发展情况,在这样一种思想的熏陶下,国人逐渐形成了思想落后、为人迂腐的状态而不自知。光绪皇帝虽然亲政,但是军政大权还是掌握在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比较愿意接受新事物,两者之间有较大的矛盾。19世纪60至7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到了西方的皮毛,政治上丝毫没有进步。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国家处于危亡之际,康有为深刻意识到封建制度的落后,萌发了救国图强的理想。
其二,晚期。辛亥以后,康有为从国外回到了上海,创办了《不忍》杂志,尊孔教为国教,但是和之前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了,之前康有为尊孔是为了维新变法的需要,代表了先进的西方思想,现在的尊孔则完全体现了康有为的保守思想。之后军阀混乱,各派轮流执政,政权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就使得康有为对共和制丧失信心,康有为本身就对君主制怀有希望,经过辛亥后十几年的政治现实,再次对民主共和制失去信心,反对民主共和。
2《大同书》政治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大同书》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十部分,包括甲部:入世界观众苦。佛家讲,人生皆苦,以不忍人之心(仁)去改造之,这是整部书的理论前提。乙部:去国界合大地,主要讲去除国家,建立全球性的公议政府。丙部:去级界平民族,讲的是去除等级。丁部:去种界同人类,主要讲的是去除种族歧视。戊部:去形界保独立,主要讲的是提倡男女平等。己部:去家界为天民,主要讲的是去除家庭。庚部:去产界公生业,主要讲的是国有经济。辛部:去乱界治太平,主要讲的是地方自治。壬部:去类界爱众生,主要讲的是爱人,更要爱物。癸部:去苦界至极乐,这是最终目的[8]。其中的政治思想,我们可以分作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文献综述
2。1“去级界”——《大同书》的人权平等思想
康有为所谓的“级”,指的就是不平等的等级,所谓“去级界”就是去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康有为在学习西方时受到“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主张男女平等、阶级平等和种族平等。他认为在人类社会享受不平等地位的有三种人,一种是低贱的种族,一种是奴隶,还有一种就是妇女,这种不平等地位的现实违反了公平的原则,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大同书》中康有为论述最多的是妇女问题,单独辟了“去形界保独立”来论述,主要说明男女在人权上应保持平等;低贱的种族主要说的是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奴隶主要讲的是去除奴隶阶级,把他们变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