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浅谈教育工作的意义
2。1 课堂中的“教与学”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占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们照本宣科,学生机械式的接受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枯燥、乏味,使学生过度依赖课本与老师,长期下来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降,抑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课堂也会显得缺乏活力。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模式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制约学生个性的陈旧框框。教师与家长都要明白:教是为了更好的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素质教育中强调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老师的职责就是作为一名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会发现,发现中学会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学会总结。
2。2 课堂后的“学与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学与用的关系。现今在考学和就业的压力下,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是为了考取更好的学校,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学”只是出发点,“用”才是落脚点。学是一种能力,用也是一种能力。学习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应用,应用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检验学习的成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爱学兵法,谈起兵法头头是道。但在长平之战他代替廉颇将军统率赵军被秦军击败,致使全军覆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纸上谈兵”的典故。赵括通识兵书,却不会临阵应变。生活中我们不缺乏“赵括”,只把老师讲的知识记住,没有真正的做到活学活用,没有进行实践,对生活中很多现象无法做出解释,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在用,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或者进行实践和验证,将知识转变成技能。
2。3 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小学科学里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教材之中,它并不能完全的代表课程的所有,在课外中我们也可以很好的学习科学。教师工作的职责就是要引领学生到生活中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使得科学课程魅力得到具体体现和起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使命。身边处处有科学,应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总是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成人要鼓励支持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去探索实践,在实践探索中学习与发展。小学科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我们不难发现有过饲养小鸡、小鸭的孩子会非常的乐意观察记录它们喜欢吃什么;让孩子种种子,他们会非常急迫地向家长请教如何让种子快快发芽,所以我们相信学生有足够的能力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废旧的材料等,这样可以更加容易的激发学生去探索实践的兴趣。例如,关于“光和影”的实验探究中,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用一块大的白布作为背景,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光和影的关系,这样的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可以做,回到家里也照样可以继续开展类似的研究,在实验中学生可能会经历失败的过程,这没有关系,可以让他们改变实验方法或改换实验器材重新进行实验[2]
3 趣味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网
3。1 实验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科学课程中,教师们青睐于借助实验这一种直观、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因为实验是探究性科学活动的基本载体 ,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实验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实验是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的具体表现在于: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等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学生可以在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奇妙锻炼自己的科学思维,这种方式下的探究能力培养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还可以通过课外实验扩宽思维,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实验的魅力不仅表现在于它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还表现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增加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学习的自信,使得学生更加地主动的进行探究。 由此可见实验是探究的主要过程也是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现今在课堂中进行的实验主要分教师实验和学生实验,这些实验都具有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实验地点,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的局限上。而趣味科学实验不具有常规实验的缺点,相反,趣味科学实验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并能使学生愿意和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趣味科学实验与科学实验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趣味实验并不像一般课本实验那样在意操作过程的严谨度,同时也不必过度强调次序性和明确的实验步骤以及充满数据的实验结果。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中导入趣味科学实验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