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也为这个现象提供不少间接或直接的证据,表明教师是承受最大压力的职业之一,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不仅给教师带来负面影响,包括身心方面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也会对教学最终成效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导致未来高素质人才的缺失,进而导致社会付出惨痛代价。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的产生,那么会有更多的教师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导致教育的衰败。本文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以上海地区为例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通过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各个因素分析,提出化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建议。

2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2。1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倦怠做出了界定。而马勒诗等人提出了职业倦怠的社会心理学观点。他们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维度模型,并编制了“马勒诗职业倦怠问卷”来进行评估。这三个维度是:情绪衰竭,即感到耗尽、用完;去人格化,即表现为冷酷、麻木;低个人成就感,即自我评价低和缺乏适应性。[1]

2。2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情绪衰竭,就是倦怠主体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干枯,对工作的积极热情消散。处于这个时期的教师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对待事物的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诸如对早晨起床上班等事情表现出不耐烦和厌恶。有时还会感到无聊、空虚,以消极、恶劣的态度对待学生,更严重的或将对生活冷漠、悲观,引起心理问题、抑郁等。

2。去人格化,就是倦怠主体以消极的、冷淡的、麻木的态度和情感对待他人或工作。这时候的教师更多地呈现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的状态,将学生视为没有情感的事物,严重者可能会用蔑视色彩的眼光和称谓看待学生,用带有标签式的语言描述学生个体。而且对待同事或工作也会持有消极态度。文献综述

3。低个人成就感,就是倦怠主体对工作的意义、价值、评价下降,以及无法胜任工作的无力感。这时期,教师开始感觉到在他们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教师初进入工作,原本带着狂热的激情去传授学生知识,同时希望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反差,使他们觉得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并且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诸如金钱、社会认可等回报也少之又少时,很多教师就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与选择当公务员的同学相比,觉得社会地位相差甚远;与下海经商的同学相比,更觉得寒酸。因此对教学,也很少投入精力去努力提升。当然也有些教师觉得工作本身缺乏刺激,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来做当前的工作是大材小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对工作敷衍塞责,并考虑更换其他工作。

上述三种表现形式不是完全独立的,有时是混合交叉存在的。而这时教师工作的驱动力就会大打折扣,教学质量也相应地降低。

3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与分析

3。1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

因此,根据教师职业倦怠的三种表现,针对上海地区的小学教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基本信息和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在某些小学的教师官方QQ群里发送问卷,共在网上回收50个样本。在这些样本中,有上海市不同区县、不同学校的在职教师,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性。根据对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影响进行统计

上一篇:小学阶段小古文教学策略初探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提问艺术的比较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90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职...

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调查与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个案研究老师的倦怠哪里来

男性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访谈提纲

男性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个案研究

职业生涯高原的产生因素...

MATLAB信号处理中的统计运算算法研究

英國文學作品改编电影的文化隐喻【4562字】

PID控制炮射导弹纵向过载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双子女最适合的星座男,...

EHD强化沸腾换热的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的营...

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

非正式支持网络对健康老龄化促进作用分析

智能点菜系统国内外研究...

家长对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