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浙江省在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在近十五年来也有较大的改变,1988年12月底,尝试以《自然科学》综合课程取代分科教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实现了一项在科学课程上的重大改革;后又根据教育部在2001年7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和编写了新的国家级教材,并采用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新教材;在2011年12月,结合初中《科学》十年使用的情况,浙江教育出版社根据新《标准(2011年版)》全面修订《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7-9年级)》。
可见在近十五年来,中小学(本文中的中小学指“初中”和“小学”)的科学课程都有着重大的改革,并且在教材的编写上,两者逐渐趋于类似的框架和相似的内容,这使得中小学教师要开始重视起两者之间的衔接,不能只重视按该阶段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而要让两者成为学生的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小学、初中两个阶段的科学教学形成一个整体。
(2)中小学科学教学的衔接存在“裂缝”或“重复”
现今,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不太关注教学衔接的问题,没有深入了解过中、小学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中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只是按照各自的教材和课程进行教学,使得中小学科学教学的衔接上存在“裂缝”或“重复”这两个问题。
“裂缝”主要体现在,小学教师偏于重视教授学生学科的基础知识,很少给学生拓展教材以外更深的知识,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知识面太过狭隘,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初中阶段的学习;而初中教师偏于重视教授学生较深的知识,以利于学生能够在中考中更好地发挥,较少关注学生的基础,缺少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新知识。
另外,也有一些小学教师对于初中的内容拓展得太多,使得部分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 还可能影响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部分初中教师不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上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出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科学课中已学过的知识重新“回炉”,使得浪费了很多课堂上的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同时,他们也没有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使得学生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学习成为不相关的两部分,这样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挑战和阻滞。论文网
除此之外,现在任教科学的中小学教师大部分是物理、化学的专业背景,生物背景出身的教师相对来说较少,相较之下,其他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对于科学学科中的生物知识掌握比较欠缺,虽然在教学上能恰好应付各自教材中较为简单的关于生物的内容,但很难让学生对于生物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而如果教师如果能够同时了解中小学科学中的生物内容,将两个阶段的知识串联起来,就能更加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物的内容。
正是由于在科学教学和生物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现象及问题,就更需要对中小学中生物的内容进行研究,对中小学科学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衔接”这一重要因素,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对于中小学的生物知识更好地得到“衔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比较浙江省在小学阶段采用的教科版《科学》教材和在初中阶段采用的浙教版《科学》教材中生物部分的内容,以及《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和《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对于生物知识的具体内容目标,探讨、分析中小学科学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得教师对于中小学科学中的生物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初步的了解,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为中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一些在生物教学衔接问题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