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研究的意义
圆锥曲线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应用几何画板来解决这类有关轨迹的问题有助于推动高中数学新课程深入改革的开展,同时,也能为将来解析几何教学提供借鉴。 它能够动态地展现出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把抽象的数学教学转化成形象、直观的数学。 其次,它的作图程序也是很严谨,因此能作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图形;第三,它的计算功能结合精准的图形,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建构数学知识。 因此,把几何画板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既可以改变教学的表现内容与形式,把单一呆板的数学多样化、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的形成,使数学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几何画板了解圆锥曲线的动态生成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各类型图形概念的理解,在将来的解题过程中也能加深对题意的理解,拓宽解题思路,能够运用发散型思维来解题,同时可以通过解题的过程和结果来加强学生解题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于教师来说,几何画板在圆锥曲线中的运用中要求教育者充分领会数学新课程理念,充分认识到技术的本质特征,几何画板本身有优点也有缺点,要结合科技与数学知识的结构特点,才能更好的发挥几何画板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高水平。
2。 相关理论的概述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有时候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同时也是由教师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起对现实世界的意义。 [ 4]
在一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的学习就是概念化的学习,也就是将教材中所有的定理、命题以及问题理解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同化”,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一旦当方式和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冲突时,个体就会改变自己的“图式”去“顺应”外部这种活动,以求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文献综述
建构主义在教学中对教师也是有很大的要求。 要求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师应善于引发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并且重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加以重视,充分注意每个学生在认识上的特殊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元认知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他独特的理解方式,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也有它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教师需要与学生合作来理解他们的思想,以此为基础进行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意义,也为将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2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往往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教材的内容及其他各种信息来源接触知识,而在此之中,某些知识是不能被学生给接受的,优秀知识则可以被学生加以内化。 基于此种情况,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人的学习和记忆包括一系列的信息加工流程,包括从外界接收和采集信息,进行识别编码和保存,而后在需要时从尝试记忆中提取出来,加以应用。 其中他认为学习应该分解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以及反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