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王国勇,邢溦。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9):46-50。
[13]高帅。社会地位、收入与多维贫困的动态演变:基于能力剥夺视角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3):32-40,49。
[14]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
[15]柯振华。如何实施精准扶贫[J]。学习月刊,2014(14):111-112。
[16]张全有。严把“四关”精准识别贫困对象[J]。学习与研究,2015(10):52-54。
[17]赵俊超。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5。
[18]李雪萍,王蒙。多维贫困“行动—结构”分析框架下的生计脆弱:基于武陵山区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9。
[19]李雪萍,王蒙。多维贫困“行动—结构”分析框架的建构:基于可持续生计、脆弱性、社会排斥三种分析框架的融合[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2,124。
[20]刘佳。基于模糊集方法的贫困问题分析:以湖南省通道县为例[D]。兰州大学,2013。
[21]侯凤涛。中国农村多维贫困测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22]王敬涛。贫困的度量与分析问题探讨[D]。厦门大学,2007。
[23]陈立中。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4]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5]范小建。扶贫开发形势与政策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6]Albert Park,Sangui Wangb ,Guobao Wuc。 (2002)。 Regional poverty targeting i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6(1), 123-153。
[27]Wang, S。 (2013)。 Reducing poverty through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ds Bulletin, 44(5-6), 55–62。
[28]Brandt, L。, & Holz, C。 A。 (2006)。 Spatial price differences in china: estimates and implica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 55(1), 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