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队管理方面。刘铮、赫忠慧(2006)的《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实践研究》,协同配合,完善三个层面(学校领导、体育教研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体系;细致入微,落实三个方面的管理策略,如学籍管理、训练管理和生活管理;注重实效,解决三个难点的管理方法,如招生制度和程序管理、教练员队伍建设管理、科研和后勤保障管理等。 61146
司鹏巧,吴立柱的《河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从河北省高水平运动员的来源入手,分析河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基础及文化学习管理现状,提出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要借鉴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和我国部分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领会办队理念,明确办队思想,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在学籍管理方面,要适当延长学制,采用累计学分制,运动训练和比赛奖励学分相结合的方法,更适合高水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调整文化课及格标准,改进文化课考试制度。
袁文惠在《中、美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分析》一文中指出中、美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不同,美国在机构组织、经费支持、学生及教练员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对中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借鉴意义。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应权力下放,将大学生体育协会推向社会;以大学生体育联赛为突破口,将高校竞技体育推向市场,形成多途径的体育经费筹措体制;高校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技体育项目的教练员,实行教、训分离。另外,她还建议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制定体育明星招生政策,以实现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公平。
2、关于招生方面。陈祎、周鹏(2007)的《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模式有三种:招收职业运动员模式、面向竞技体校的独立招生模式和“一条龙”训练的招生模式,通过分析得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招生目标与办队的最终目标不一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缺乏统一标准和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不够重视等问题。
邵斌,游松辉等人的《我国高等院校招收优秀运动员现状的调查》,主要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建设目标、招生对象、主要来源和按运动员等级招生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招收优秀运动员的目标定位较低,无法适应今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要求;从运动员的来源渠道看,高校按规定招收的运动员,文化基础满足不了专业课的学习,训练水平也达不到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要求,对于高校建设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运动队来说,意义不大。以运动员等级作为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条件,并不能真正解决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问题,如何能真正招到有发展潜力,又具有较高运动训练水平的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运动员,不是用运动员等级标准就能简单衡量出来的。
张勇,范英华(2005)的《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机制的比较研究》,通过分析主要从招生管理机构、运动员资格审查、招生程序等方面入手,指出中国与美国存在的不同和可借鉴之处。
3、关于运动队训练。姚建军,吴爱华(2002)的《北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训练影响因素的调查》,从运动员参加训练、比赛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影响运动员训练的客观因素包括训练经费和场地器材等物质保障;主观因素包括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和运动员对待训练的态度。从而得出北京高校开展运动训练的物质条件一般,除个别学校突出外,整体水平还需改进提高;运动员每周的训练时数较多,但参加比赛的次数较少;运动员在训练中缺乏足够的愉快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