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概念界定刘越男认为大学生村官既没有国家公务员编制、又没有事业单位编制,也不属于完全意 义上的村干部,他们只是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但是他们所拥有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开拓性的 思维方式使他们日益成为社会zhuyi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中坚力量。广义上的大学生“村官”是 指通过政府部门通组织的考核或考试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狭义 上的大学生“村官”则是指到村两委担任职务的高校毕业生[2]。本文采用关于“大学生”村 官的狭义的定义,主要集中研究“大学生”村官在村委会的工作时所遇到的困境研究并试图 给出一些社工介入的途径与方法。76014
“大学生”村官的困境研究
通过梳理当前对“大学生”村官困境的研究,大部分对于该主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主观 困境与工作环境困境两个方面。
1 主观困境:
张懿熙认为“大学生”村官的主管困境可以分为心理困境、履职困境和角色困境。在心 理困境方面,很多“大学生”村官是将村官这个职位和工作作为以后考公务员、考研等的“跳 板”,只是暂时的。面临农村复杂的环境,“大学生”村官会产生心理压力。在履职困境方面, 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与农村需要脱节,二是很多“大学生”村官缺乏 在农村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对农村的情况不了解。在角色困境方面,“大学生”村官是政府招 聘下派到各个村委会的,这与村民自治产生了矛盾。由于不能在法律层面上给大学生村官一 个清晰的定位,大学生“村官”处于一种“非官、非农”的尴尬处境,既不属于乡镇公务员 编制,又不属于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又不属于村“两委”班子成员[3]。角色困境导致“大学 生”村官难以在村里大事决策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农村建设不利。
2 工作环境困境:
董敏认为“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会面临村民对他们的误解,对他们产生怀疑和排挤。 同时,还存在创业资金来源单一,服务体系不完善,很难吸引农民参与创业。农村设施和环 境治理的欠缺,给“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官难 以适应农村的生活[4]。同时,农村资金来源短缺导致了对财政拨款高度依赖的农村难以发展 基础设施和建设,不利于农村的发展,也不利于改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5]。农村复 杂的社会关系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也是一项挑战,人情关系、家族关系以及村民之间的 利益关系等等都是错综复杂的,而且“大学生”村官的一些看事情的观点可能与当地村民产 生分歧。论文网
困境的解决途径
1 制度层面:
首先,相关法律法规要对大学生“村官”的定位有一个明确的表述,明确谁才是大学生 “村官”的管理主体。其次,招聘部门要合理制定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标准,使招聘的大 学生“村官”与所服务的农村更好地衔接。再次,相关部门比如镇政府或村委会应当完善大 学生“村官”的职前培训,增加他们对农村的了解,培养他们实际解决农村实务工作的能力。 然后,健全并严格执行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最后,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建 设的预算,适当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健全保障体系,留住人才[6]。
2 村官自身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