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环境管理文化、环境管控及财务绩效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涉猎,基于此,通过梳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得出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Shrivastava(1995)认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财富和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态退化,如温室效应,臭氧消耗,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下降。Hart,Porter,VanderLinde和Shrivastava(1995)都认为企业在控制生态问题上起重要作用,他们可通过企业环境管理文化,环境管控,绿色市场和先发优势的发展来控制环境问题,同时从中降低成本从而受益。除此以外,也有许多学者在环境战略方面做了研究,Sharma和Vredenburg(1998)发现拥有主动性的环境战略的企业更有创新的动力,Schaltegger和Burritt(2000)认为环境管理会计(EnvironmentalManagementAccounting)可以帮助公司获得这些潜在的利益,正视他们的环境责任。事实上,企业就是通过环境责任报告来反映其履行的环境责任,环境责任报告是一种企业通过披露金融和非金融环境的影响来应对各种利益相关者(例如,投资者,客户,股东等)的压力的一种方式。Patten(2005)认为环境信息披露可能被用来寻求或维持社会合法性。而Dixon,Mousa和Woodhead(2005)认为这些做法是通过企业的业务感知和责任感来影响声誉并获得市场效益,有助于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创造。78530
一些实证研究已经测试了生态环境和经济绩效的影响,值得注意的包括Judge,Douglas(1998),Wisner,Epstein,和Bagozzi(2006)发现环境战略规划、环境管控和经济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Epstein和Wisner(2005)观察到,环境合规是受多种生态控制的积极影响,包括计划和程序、信任系统、测量系统和奖励系统。更具体地说,企业必须显示他们是在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中营运的,以减少昂贵的公共政策行动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论文网
RobertD。Klassen等(2011)研究了企业环境投资和环境管控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环境投资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好的企业绿色形象,完善绿色供应链以及改善经营环境。
近年来我国学者刘锡忠(1997)最早对环境投资经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计算方法、方案比选标准进行了系统论述,为完善评价体系做了探索。同年,蔡宁和吕燕结合理论和数据,认为环境投资占了很大比例的社会投资,分析环境投资对财务绩效的相关关系,并从投资费用与投资效益的角度研究了环境投资的行业类型与规模特征。论文网
金原达夫(2011)认为环境管理是指将企业环境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企业将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作为日常经营的重点,在生产的一系列过程中,完善环境发展战略,达文到减弱过度使用环境能源给环境带来破坏的环境管理方法。而余桂玲(2007)认为环境管理从某个角度上说就是从环境的角度重新界定和规划企业的原始文化。但实际经验也证明,企业
中颁布和实施关于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管理制度,容易遭到利益至上的管理者的反对,当企业成功扩展并实现了文化价值观体系,它才能更进一步做出环境方面管理制度的规划及实施,由此可见,当企业管理将环境管理设为重要管理方案时,如果忽视企业环境管理方面的文化建设,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也会随之失去活力,环境管控也更加难以实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环境限制。
学者关阳(2012)认为企业的环境责任应与其遵守的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相配合,满足公众的环保要求,为自身的环境行为承担义务,尽量减少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的排放,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行为规范。简言之,企业环境责任是指企业承担的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方面的责任,它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一环。吕峻、焦淑艳(2011)选取了造纸业和建材业2008-2010三年的数据,研究了环境管控措施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环境管控措施的实施会有利于促进财务绩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