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大多学生并不明白在探究过程中为什么要多次改变光源和透镜的距离,找不同的像,只是机械地按老师的要求操作,做到最后,糊里糊涂地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也不明白是如何总结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一位老师是这么做的:新课开始,老师问:“谁能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来判断桌上是凹透镜还是凸透镜?”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都会用“透过透镜看书本上字”的方法,很快判断出那是凸透镜。但总有几个调皮的学生会拿着透镜到处看并惊奇地说:“用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怎么变小了,而且像倒过来了呢?”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让所有学生一起来体验,先用凸透镜观察近处物体,再观察远处物体,看看两次所成的像是否不同,教师接着问:“看来凸透镜并不总是成正立放大的像,还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像,那么,大家想想看是什么发生了改变造成这种现象呢?”学生思考后基本都能想到:可能是由于物体与凸透镜之间距离的变化。有了这个体验作思维基础,学生就能理解:在探究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多次改变光源到透镜的距离了。

例如:讲《密度知识的应用》时,可以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密度的数学表达式是?怎样进行数学变换?很自然地引到密度的应用。

 “复习引入”方式中的提问可以与前一节课刚学过的内容有关,也可以与更早之前学习的知识有关。比如:在引入《压强》时,可以先回顾: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究当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时,物体的形变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学生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上一篇:浅析初中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
下一篇:拉伸应变对MoS2晶格传热能力的影响

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知识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物理学史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构建模型巧妙开展中...

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中处理临界极值问题的几种方法

MJT道德判断两难故事测验问卷

冷链物流企业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列车空调控制的研究现状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茬胃癌...

射手座男和什么星座最适...

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论《青春之歌》林道静成长过程中的爱情因素

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问题研究【3411字】

聚乙二醇溶液浸种对栝楼...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