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抗炎活性

大量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宿主防御微生物和各种疾病如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6]、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刺激下,被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分泌一系列的细胞毒素,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其他活性氧的前体(ROS),生物活性脂质,颗粒蛋白酶和中性白细胞弹性蛋白酶[7], 主要用来破坏慢性炎症性疾病。通过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来抑制或不适当的刺激中性粒细胞,使炎症性疾病得到改善。

2个芳基萘类活性木脂素是从蛇菰属植物穗花蛇菰分离出来的,并通过大量研究评价它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化合物1-b1(如图1。4所示)对TNF-α有抑制作用,IC50为0。87μmol•L-1。对该实验进行深入探究表明,该化合物主要是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的应答活性起作用文献综述

从叶下珠属植物珠子草Phyllanthus niruriL。中可分离得到3个木脂素nirtetralin A(1-b2)、nirtetralin B(1-b3)(如图1。5所示)和nirtetralin,这些木脂素的活性通过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作用进行评价,分离得到的3个化合物对HBV抗原的分泌的抑制显著,抑制HBsAg分泌的IC50 分别为9。5、16。7、97。2 μmol • L-1,抑制HBeAg分泌的IC50 分别为17。4、69。3、232。0 μmol •-1。

     

      2个芳基萘类化合物schisphentetralone A (1-b6)、(-)8-epi-aristoligone  (1-b6,1-b7)(如下图1。6所示)是从西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中分离得到的,且该化合物是首次在此植物中发现,通过HSC-T6测试其抗炎活性,1-b6在浓度为50 mg • mL-1时抑制率为28。2%。

上一篇:莴苣吉马烯A合酶突变体的构建及催化性质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新型化合物对AD相关神经炎...

苯并氮杂环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NHC催化[4+2]环加成反应合成...

葡萄糖基异噁唑类化合物...

燕麦碱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三氮杂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基于分子结构-香强度构香...

solidworks叠合楼板生产线设...

列车信号采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海中小學生沪语使用情...

《风雨像生货郎旦》试论

新旧會计制度衔接中高校...

AT89S52单片机温度警报器的设计+PCB电路图+程序

高职校企合作开发机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债务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巨蟹男一眼就喜欢的女人...

ASP.net教学互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