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一览表
类别 国家级非遗 省级非遗 市级非遗 县(区)级非遗
数量 4 34 164 300
本表据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人文淮安: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揽》第一卷至第四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至2013年;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jsfybh。com/);淮安市政府网站(http://www。huaian。gov。cn/);淮安新闻网(http://www。hynews。net/);淮安市文化广播出版局网(http://wgj。huaian。gov。cn/web/gdj/7597/42790/44578/44578。html)整理统计。
1。2 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前文中述及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等文件都表明了这一点。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保护较好的有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均形成了成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条文体系,全民参与意识较强。
2006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3年1月15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对该条例进行了修改。
淮安市将非遗保护工作作为发展先进文化、彰显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市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颁布了《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11年,该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加大对国家、省、市等各级非遗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增拨非遗保护工作的专项经费。同时举办淮安市民间艺术节和“文化遗产日”系列展演展示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民俗节目、民间手工艺,及进行非遗保护工作摄影展览、保护成果图片展、非遗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咨询等活动。建设了淮海戏、淮剧等专题网站和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长荣大剧院等一批展示场馆,[5]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feiyi。huaian。com)于2013年9月开通运行。“中国淮安”政府网站举办多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留住淮安城市记忆”的在线网谈活动。从2009年开始,淮安市开始陆续命名市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截止2014年,已经进行了四批命名活动,其中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12人,市级161人。源G于J优L尔V论N文M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与非遗保护相较,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特别是与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显得十分滞后。如淮安“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都是仅将关注点集中于建立非遗的文化展示中心、抢救性发掘、建立档案数据、传承人的培养与扶持等方面。学术研究方面仅有陈文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以淮安 剪纸为例》(《新闻传播》2016年12期)和董菁、王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深层思考——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12期)等少数成果。2017年1月,淮安市文广新局李倩副局长在淮安市两会期间主张“加强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提出“转变发展理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新城镇的发展规划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协调起来,为生产性保护项目的传承与利用发挥作用”,“引导进行适度产业化开发利用。传统项目要引入现代设计理念,要树立产业化开发的思路,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