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瓶颈的识别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生产系统瓶颈辨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8]:第一,定性辨别法;第二,形式化定义法,就是给出系统瓶颈的数学公式定义;第三,运筹学方法,包括线性规划、网络模型等方法;第四,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包括数字仿真和可视化仿真等。考虑到方法的应用方式以及特点,本文在篇幅一定的情况下选择使用定性辨别法。
1。3缓冲设置
1。3。1缓冲的类型
缓冲可以分为能力的缓冲、时间的缓冲以及库存的缓冲[13]。
能力的缓冲是指对系统内的资源设置高于实际需求的生产能力。但是如果在瓶颈处设置能力的缓冲,那么会导致瓶颈设备利用率的下降,进而降低了整个生产系统的产出能力。因此,能力的缓冲与TOC中充分利用瓶颈的原则背道而驰。来;自]优Y尔E论L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时间的缓冲是指为了避免各类因素造成的影响,在物料的输入方面设置了一定量的提前期,一次来保证瓶颈工序不会被非瓶颈工序所影响,从而使整个生产系统平稳连续的进行下去,保证了最终可以及时交付产品。
库存的缓冲就是为了防止各种外在因素造成的影响而在瓶颈工序前的缓冲区设置一定量的安全库存,这样可以保证瓶颈工序的持续生产,进而提升生产系统的整体生产能力。
1。3。2缓冲的位置设置
缓冲的设置并不是多多益善,假如在各个工序间都设置缓冲的话,那么将大大减慢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因此,生产系统中设置多少缓冲以及在何处设置缓冲都是需要进行分析后才能确定的。根据缓冲设置的位置,我们可以将缓冲分为瓶颈缓冲、装配缓冲以及最后的出货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