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端正专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16
(二)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完善培养方案 16
(三) 科学设置课程,重视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训 17
(四) 提高社工专业师资力量,重视能力考核方式 17
(五)拓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资源 17
五、结语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借助人类行为和相关理论系统来帮助人类更好的与社会环境交流,旨在促进社会与人类的关系融洽的职业,逐渐受到了国家及各方面的广泛关注。2006年,在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了要“建设一支宏达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并认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迫切重要”。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将社会工作人才列入我国全面部署的六支主体人才队伍中。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更是作出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的讲话,其中,“社会工作”一词第一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些表明了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其价值正逐渐得到社会认可和政府肯定。
然而,社会工作者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是影响社会工作结果的决定因素。与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对于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相比,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专业能力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拟以笔者就读的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建设问题做些初步研究。
一、高校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能力概念的操作化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社会工作者
美国《社会工作年鉴》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工作,不论其目标是着重与个人亦或团体,它都需要依靠其特殊的能力,在配合社会需要的同时协调社会关系、改善社会生活。”同时,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的《社会工作者》,我们可以结合以上两者得知,社会工作者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通过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社会工作等专业方法,来帮助相应机构及他人发挥自身潜能,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专业工作者。
2.专业与专业能力
能力是指完成一项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是人们能够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心理学认为,能力能够直接影响到活动效率,它包含知识、态度以及情感等多个方面,并通过人的具体活动得以体现。专业能力则是指人们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与该职业相关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也有人将其定义为个体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运用到特定的职业活动或者情境中,并将其进行整合后所形成的能够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3.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许多人都曾把社会工作想象成类似于传统城市居委会的工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工作的逐渐普及,社会工作者将会随着职业的分化进一步的完善与普及,其专业能力也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社会工作者由于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专业能力主要通过与案主的交流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得以体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是指在其特定的场所中,对工作或者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知识、技巧和态度。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是现代社工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整体综合素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