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诗人对“新诗中国化”不断进行探索,使诗歌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他们开始被大众所接受。郭沫若的《女神》最早从思想和艺术上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并为确定新诗的地位,做出重大贡献。新文化运动时期,新诗的主要流派包括“湖畔派”,“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七月派”等,“湖畔派”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以爱情为吟唱的主要内容。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后,第一个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流派,“朦胧诗派”横空出世,它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新诗的新纪元,“朦胧诗派”也被称为第二个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诗歌的新生。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食指,多多等,一大批优秀作品的涌现,让新诗看似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可惜,好景不长,90代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开始转型,国家意识形态的关注重点开始向经济建设方向转移,这改变了文学的时代语境。曾经受人追捧的各种文学书刊纷纷无力支撑,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求生存,诗人纷纷“下海”创业,精英知识分子地位从一定程度上正在逐渐被消解,纯文学面临严峻挑战与结构重塑,诗人偶像地位掉落,诗歌的地位一落千丈,诗集出版艰难,读者不断减少。诗歌慢慢趋向小众化。另外,为了迎合读者, 出现了“下半身”诗人,“垃圾”写作等现象,放弃了诗歌艺术品位的底线,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让诗歌复兴,反而引起了大众的厌恶。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诗边缘化问题一直作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诗成为一种相当专门、私人、边际性的活动。” 除此之外,在本世纪初期,西方文艺理论界刮来一股强劲的“文学终结论” 的飓风,更是加剧了人们对新诗发展的担忧,而这一时期的诗歌也体现出与传统诗歌背道而驰的文学思路,甚至有人认为新诗会是新世纪最先消失的文学形式。
正当大家对新诗的未来满心忧虑的时候,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微信的出现,更准确地说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新诗开辟出一条新路,微信诗歌正在创作界、学术界展开一场,这场不亚于朦胧诗所引发的诗学繁荣,甚至比朦胧诗为诗坛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
二、微信空间的诗歌新景观
2015年被称为“诗歌年”,其中,微信平台的诗歌景观尤其引人注目。“读首诗再睡觉”,“为你读诗”,“诗歌是一束光”,“第一朗读者”等诗歌微信公众平台相继走红,精英的诗歌借助不断上升的关注量和粉丝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使得新诗这一文学体裁再次被人们所关注。并且,人们还鲜明地感受到诗歌已经走出了专业的诗歌圈子,走入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众多公众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为你读诗”,它拥有上百万粉丝,通过微信和其他媒体的合作播出了近千期节目,共传播4亿多次,并且几乎每篇微信推送的阅读量都在10万以上。 “为你读诗”胜在“跨界合作”,自2013年6月开始在微信平台上进行诗歌推送,每天邀请一位嘉宾来朗诵诗歌,其中包括各类名人,汪涵、李健、汤唯、陈建斌等,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风潮。“为你读诗”从公众号上挑选出的60首诗合成一本书出版,书名就是《为你读诗》,于2015年3月出版。微信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的广告词是“欢迎和我们一起读诗,不一起睡觉。”“订阅我不一定能除皱,但一定可以防衰老。”并且他们还在自己的豆瓣小站上倡导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能养成起床刷牙、便后洗手、睡前读诗的习惯。”因为“其实诗歌距离你很近,只有一个枕头的距离”。不少人坦言只要你每天醒来刷一次朋友圈,晚上入睡前再刷一遍朋友圈,那么你总有与诗歌相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