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不乏用多语、双语,甚至只用某一种外语创作的作家,他们的那类非母语文本作为主流的现代汉语写作以外的特殊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及表达。“中国现代作家外语创作研究”课题,即致力于中国作家外语创作的生态和内在张力的考察,探究中国式的感性与外语思维间的关联,从而揭示这种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学文化和审美的新质素。本栏目三篇论文观照了中国现代作家外语创作的三种样貌:《论林语堂的英语随笔与〈中国评论周报〉》借助于一位中国作家在中国本土的英语写作样本,解析它与母语文本的同构关系以及作者文化选择的困境;《差异化呈现与参差的对照——论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日语创作经验”》勾勒了日本殖民文化统合下台湾作家日语书写的多元构型;《跨文化语境下的“表演”:叶君健的外语创作》着力揭示中国作家跨文化语境体验对“他者”视界的融合、对多语创作的影响。以中国以外的读者为接受对象,意味着作家将以一种国际视野和人类意识去建构文学想象的空间。由于中国作家几乎都从中国经验和记忆中汲取灵感,因而他们的作品是为世界形塑了中国的形象。在多元文化日益交汇的当下,对中国现代作家外语创作得失成败及复杂性的研究,将成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借鉴。英语教学随笔
《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创刊于1928年5月,1940年停刊,后于1945年8月复刊,1946年6月终刊。它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也是影响力最大的英文周刊。《中国评论周报》的首任主编是张歆海,之后还有刘大钧、桂中枢,参与编辑的则有潘光旦、马寅初、林语堂、温源宁、吴经熊、林幽、钱锺书、全增嘏等知名学者作家或记者编辑。上海工部局所发行的《政治年鉴》曾视之为“惟一的中国人自有的在国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周刊”* A Year’s Struggle, The China Critic, May 30,1929, Vol。3, p。450。另外,本文正文引用的英文原文的中译,如没有特别说明,均为笔者译。。《中国评论周报》在一则广告上称“岭南大学……在新生的英语课上使用它,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一中同样也在课室里阅读它,甚至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社会学系也以此作为学习材料”* P。 K。 Chu, Subscription by Wire, The China Critic, November 22, 1928, Vol。1, p。505。,可以看出其影响力之广。英语教学随笔
在《中国评论周报》中,众多作者为刊物持久的魅力做出了贡献,而林语堂作为《中国评论周报》中声名卓著的代表作家,他出色的英语随笔创作不仅引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作家英语随笔写作的热潮,在林语堂中英文双语写作生涯中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然而在研究界,与他在美国出版的英语小说、英语文化著述受到较多关注有别,林语堂在《中国评论周报》上的英文随笔写作却一直未得到起码的重视。英语教学随笔
一、《中国评论周报》与“小评论”中的林语堂
《中国评论周报》主要栏目有“社论”(Editorials)、“专论”(Special Articles)、“书评”(Book Review)、“大事记”(Chief Events)等。周刊创办初期在内容上偏重于政治经济社会方面,而随着林语堂等人加盟编辑团体,刊物更加注重文化色彩。“小评论”(The Little Critic)专栏是《中国评论周报》的招牌文学栏目;潘光旦主持的“书评”(Book Review)除关注时政经济外,也关注国外文化艺术类书籍;此外,温源宁在“知交剪影”(Intimate Portrait)专栏的人物随笔,也非常出色。刊物于1931-1932年还增设漫画栏和“艺术与文学”(Art and Letters)、“妇女世界”(Women’s World)、“悲哀故事”(Tales of Woe)、“卡桑德拉专栏”(Cassandra Column)等栏目。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评论周报》努力丰富文本的多样性,力图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