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为《中国评论周报》所吸纳并发挥较大影响,和这份刊物的人员组成和文化背景的类同性有关。《中国评论周报》的编辑和作者中清华毕业生、英美名校的留学生、江浙学者占主导地位。他们有密切广泛的交集* 陈达、张歆海、李干、罗隆基、陈钦仁、陈石孚、潘光旦等皆为清华大学学生;桂中枢、陈炳章、畲坤珊、林语堂、何永佶、邝耀坤、陈立廷、吴经熊、郭斌佳等人皆留学美国;温源宁、伍连德、钱锺书留学于英国;梁鋆立留学法国;宋春舫留学瑞士。这些留学生回国后,主要在京沪两地高校任教,许多人互为同事。张歆海、潘光旦,温源宁、钱锺书都曾在光华大学执教,林语堂、潘光旦、吴经熊又曾是东吴法学院同事,全增嘏、吴经熊、温源宁、简又文、孙大雨等人又都曾向林语堂的中文刊物投稿。,分享共有的文化理念,希望以文化实践促进中国的进步,彼此形成了一个松散开放的“共同体”。《中国评论周报》坚持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为宗旨,标榜“客观”(truthfulness)与“公正”(impartiality),“致力于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同时也要让国人“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What We Believe, The China Critic, May 30, 1929, Vol。3, No。2, p。20。,彰显出世界主义的视野。《中国评论周报》拒斥政治冲突和派系恩怨的表达,曾声称:“在任何话题上,我们没有受到党派、政府或任何商业利益的影响,公平地说,他们从未以任何方式试图影响我们。”* D。 K。 Lieu, Notice, The China Critic, April 17, 1930, Vol。3, No。16, p。361。《中国评论周报》的作者中既有坚守文化保守主义的胡先骕、萧公权以及同情左翼的姚克、凌岱、全增嘏,也有倾向于右翼的叶秋原等人,然而他们并不在刊物上宣传个人的政治倾向,只是客观理性地探讨问题,拒绝将刊物变为派系斗争的宣传阵地或私人攻讦的平台。纵观刊物所登载的文章,确实基本做到了独立与公正。英语教学随笔
1928年,林语堂在《中国评论周报》上发表语言学论文《汉语单音节性的后果》(Some Results of Chinese Monosyllabism)而受到赏识,后成为编辑团体中一员。林语堂在《中国评论周报》的创作包括语言学论文、时政文章、书评、文化专论、随笔等等,发表于“小评论”专栏上的随笔尤其受读者青睐。林语堂于1930年开辟“小评论”专栏,作为《中国评论周报》的招牌栏目,“小评论”除了几次中断外* 《中国评论周报》“小评论”栏目在1931年9月至12月、1932年2月至3月曾有短暂中断,1937年抗战爆发后,“小评论”随《中国评论周报》在18卷停刊。1945年8月《中国评论周报》复刊后的第3期开始便恢复“小评论”专栏,直至1946年终刊。,基本贯穿始终。1935年第4卷17期“小评论”因林语堂访欧而暂停,第21期起恢复,由全增嘏接任编辑。林语堂回国后,和全增嘏轮流任编辑。之后,“小评论”栏目又因战事紧张有所中断* 1932上海“一·二八事变”之后,“小评论”栏目中断,9期后恢复刊出;抗战爆发后,“小评论”栏目于1937年9月第18卷第10期停办;1945年8月《中国评论周报》在香港复刊后的第32卷第3期“小评论”重又恢复,直至《中国评论周报》终刊为止。。“小评论”专栏创办初期,其稿件主要由栏目编辑提供。林语堂1936年赴美之后,全增暇、邝耀坤等人先后担任该专栏编辑,延续了林语堂的编辑理念。1945年8月复刊后的“小评论”主要编/作者有邝耀坤、林安邦、顾缓昌及张培基等。而“小评论”栏目的成功,与林语堂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