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的途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诗性智慧缺失与对策

从教语文的角度来说,在语文课上,既要以语

用的训练为教学基本点,又要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

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建构。这就是说,语文教学是

一种语用教学,又是一种情感和心灵的陶冶活动,

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建构

学生的人格,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给学生以

安身立命之本。应该说,语文教学的这种特有职

责,是语文“诗性智慧”的文化内涵所规定的。因

此,语文教学必须把握其文化特质,以此开拓“诗

性智慧”的教学新场域。

(三)接受和体验经典文本的诗性世界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文本,

往往都是一个特定的形象世界和情感世界。因而,

“诗性智慧”应作为教学的常态,让学生接受和体

验经典文本的诗性世界。如《上邪》小诗:“我欲

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

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诗人以简单的对白

形式,呈现了一个特定的形象世界和情感世界。我

们分明看到了女主人公爱情生命的燃烧,听到了一

个爱情生命的表白,感受到一种不可遏止的生命激

情。她有一种强烈的感情冲击力,使我们的心灵颤

动。特别是“长命无绝衰,乃敢与君绝”的几字表

白,不娇饰,不遮掩,是一种语用的直白表达,透

射出女主人公纯美的性格光辉。显然,在教学过程

中切实把握“诗性智慧”的文化内涵,学生在语言

运用的学习中能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诗性智

慧”有一种语用文字的魔力,能够穿透人心;二是

“诗性智慧”有一种陶冶的力量,能够洗练思想和

灵魂;三是“诗性智慧”具有感发的力量,能够唤

醒生命。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诗性智慧缺失与对策

二、要彰显“诗性智慧”的教学功能

语文教学以独具的“诗性智慧”特质,能借助

汉语言文字富有的暗示、召唤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意

义的建构。语文教学情境中的语言,尤其是统编教

科书中文学类文本的语言具有突出的表现性特征,

它往往是超逻辑的,遵循的是语言艺术的表达规

律,求新、求奇、求巧、求美,强调语义内涵的丰

富性——不是满足于单纯指称对象的概念意义,而

是注重字面背后的深层语义,追求语义内蕴的审美

效应。恰恰是诗性语言的这种表现性,成就了语言

意义的张力结构和语文的审美空间,同时,也彰显

了“诗性智慧”的教学功能。那么,如何充分彰显

“诗性智慧”的教学功能?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诗性智慧缺失与对策

(一)要抓住来源于汉语言文字的隐喻性

特性

汉语言文字的隐喻性,包含语言沟通人与自

然、聚合人与自然的诗性形式。同时,汉语言文字

的本源所展露的天人合一的机制,体现的不是世界

的混沌和鸿蒙未开,而是人的主观经验的投射和主

体性的确立。正如不少语言学家所说:语词,是作

为某种因其自身而存在的有意蕴的东西,作为一种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论文
下一篇: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特点与演进趋势

小学中高段数学家庭作业的调查研究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安康汉江网讯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