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被定义为一种以自夸和自我重要性为核心的普遍行为模式,自恋者表现为高度的自我关注和以自我为中心,极其乐观地评价自己,对他人的注意和羡慕有着持续的需求,有着独特感和优越感,对权力、成功和名誉有着反复地幻想(Yoshihisa,Margaret & Michael,2002)。Wink (1991)通过因素分析将自恋分为两种:脆弱敏感和夸张表现,即显性(overt)和隐性(covert)自恋。显性自恋者与自我扩张的感觉有关,倾向于引起别人的注意,往往表现为高的外显自尊和低的内隐自尊。隐性自恋者则感到自卑,表现出脆弱性,他们自我怀疑、对批评过分敏感,不能信任或信赖他人(赵静,张海钟,2007)社会认知的观点则认为个体都是自我关注者,而自恋者是高自我关注者。自恋者认为自己的成就优于他人,当遇到外部的不认同时,自恋者会以贬低他人这样一种方式来获得认同。自恋者通过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乐观错觉”,建立了极高的自我信条,认为自己的成就优于他人(吴芸杉,张进辅,2010)。目前普遍认为自恋是一种人格倾向,只是表现水平不同,只有极端的自恋才是病态的。Campbell(2001)研究表明,自恋者看起来是自我满足和幸福快乐的,自恋可能是一个用来应对现代社会的策略,而且是有效的和健康的。大学生倾向于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个人幸福,因而普遍具有自恋倾向。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只有了解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未来自我预期的态度,才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更长远的优势,我国对自我方面的研究起步不早,那么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特点,需要开展更多的探索性研究。
1。2有关自恋的理论
有关自恋的理论很多,以下则是对有代表性的精神分析、客体关系以及社会认知的自恋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1。2。1自恋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源于利比多(Libido),这种原始的爱利比多会投向自己和养育自己的人,是一种原发性的自恋,这为以后爱一个独立于自己的个体打下了基础。随着个体健康地发展,这种能量投向客体。在投向客体的过程中,如果遭遇挫折,这种朝外的爱的利比多会返回个体,形成继发性的自恋,也就是病理性的自恋。这些人在爱的选择中,不以他人为模型而以自我为模型,将理想化的自我作为爱的对象。Adler 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自恋形成的影响,他认为自恋的目的是增加自尊。霍妮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自恋本质上是自我膨胀,起源于个体童年期时,父母或其他成人对孩子的过分贬低,使孩子用幻想的自我意念来补偿受损的自尊。
1。2。2自恋的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在自恋理论上的新发展,也是现代第一个病态自恋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克莱因流派的Rosenfeld。该理论核心观点为自恋产生的原因是自恋者将自身完全投射到所关注的客体,否认自己与客体的任何区别;自恋者很高的理想化自身的形象,完全否认任何有碍于这种自身完美形象的人或物;自身与客体不分,可能表明自恋者潜意识地将自己内在与外在客体的男性和女性气质合并,以至于他们能对依赖产生免疫;自恋者将他人或客体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为自体提供一种功能,以保持由于创伤、侵犯而遭损害的发展平衡,这种客体就成为自体客体。自恋是死亡和本能的最初内在精神的表达。
1。2。3 自恋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的观点认为个体都是自我关注者,而自恋者是高自我关注者。自恋者认为自己的成就优于他人,当遇到外部的不认同时,自恋者会以贬低他人这样一种方式来获得。自恋者通过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乐观错觉”,建立了极高的自我信条,认为自己的成就优于他人。当遇到外部认同的消极反馈时,自者会以贬低他人的方式获取优越感,这种错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和谐人格的功能(Susan,Hickman,Watson & Ronald,1996)。同时还认为心理健康的个体似乎有令人嫉妒的能力去扭曲现实,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提高自尊,维持个人高效能感,提高对未来的乐观看法。当这种错觉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法,“不愿承认错误,拒绝道歉,优越感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但在极端的情况下,这种认知方式扭曲过分严重,造成人际问题和冲突等,从而严重影响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