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掌握板书基本结构,抓住课题板书良机 11
4。2。1 板书设计的基本结构 11
4。2。2 课题板书的良机 14
4。3 课件板书有机结合,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15
4。4 积极开展板书竞赛,发展教师专业能力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研究现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有着其他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板书受到相关教育界人士的广泛重视,一直是评价教师技能优劣的基本尺度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传统的教学方法——板书、简笔画等等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在现代教学中,板书也应当注入新的内涵。论文网
我国在黑板上进行教学和对其进行科研写作的历史还是比较年轻的,开始使用板书教学比西方晚了很多,班级授课制传入我国并改变我国传统的个别教授时,课堂板书教学才应运而生。在它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板书教学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使得理论深入发展起来。发表有关板书教学的研究论文达到数百篇,成千则的板书实例涌现,出版的板书专著有十余种,如《粉笔书法与板书》(陈道义),《小学语文课堂板书设计及应用》(王世臻),《初中语文黑板集》(王松泉),《板书》(竺亚芬)等。这些研究论著对板书的性质作出了初步判定,并逐渐深入对板书学的认识,基本明确了其教学原理、原则和方法,更进一步厘清了其形式、类型和设计步骤。
就其研究内容来说,研究者意识到了板书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板书教学的研究内容也逐步关注到板书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研究,出现了如类似《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美》(堵如芳)、《艺术活动的写真,科学思辨的结晶》(高兆杰)等期刊论文,探讨如何让教学整体思想与艺术的教学板书有机结合。朱绍禹先生评价我国的板书教学研究说:“在我国,我们自己的经验实在也证明了同样的事实,许许多多的语文教师都认识到了表解和图示的重要,从而设计出了大量的概要图示,其精巧程度不亚于他国他人。依我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既可以当作科学结晶看,也可以当作艺术作品看的,它在教学上的价值,我们说不定还并未完全意识到。”[1]也就是说,对于研究对象的特性,研究者已经渐渐意识到语文板书的基本特性从本来的知识性、浓缩性、共生性,逐步上升为现代教学的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对语文板书设计的研究内容也更加强调它的优化、简化、强化和服务学生的功能。
在其时效性研究方面,随着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出现,对板书的研究也出现了过时与得时的争议考察,有研究者认为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板书会逐渐“过时”,甚至淘汰;另有研究者认为,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板书将越来越“高级”,板书教学的研究正得其时。[1]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哪一种正确?显然是后者。后一观点的研究者除了已经注意到轻视板书的现象,呼吁现代教师别荒了“黑土地”,更是进一步开始研究语文多媒体板书设计,探讨在现代教学背景下,如何让传统的黑板板书与现代多媒体课件教学有机结合,走出一条高效率的语文教学之路。但限于教育本身的条件,当前的板书教学研究尚未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结合起来,即使在有关语文教学法的一些教材和专著中,对板书的现代化描述和理论阐述也远嫌不够。[1]这也正如朱绍禹先生所说:“这方面的功夫,无论谁,都还是大有施展才能的余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