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想表达得很多,可只有45分钟;一篇课文有很多种设计方法,可我们只能选取其中的一种;一节课在生成的过程中有许多种可能,不可能完全没有遗憾,有了遗憾才有下次改进的空间。

可以说,没有完美的课,但是我们会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

【名师点评】

语文是生活的对话

——论《项脊轩志》的教学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教研组长蒋雁鸣

明德中学这所百年老校,为中国培养了无数人才,也迎来了她110年华诞。这次“语文报杯”全国优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我校举行,可以说打响了庆典的又一炮。

这一次赛事举行,无论是作为举办方的语文报社、参赛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认识我的都在问:明德中学的学生了不得,你们是如何培养的?我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我们传递的教学理念。也许大家这次惊叹的是这次大赛中明德学子不怵场,能说会道还能写的课堂发挥表现,可是真要追根溯源,我想从我们学校参赛的杨敏老师执教《项脊轩志》说起,来谈谈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感悟——语文课堂应该是与生活的对话。虽只能以管窥豹,但至少也能看到一鳞半爪。一节课,是个人的展示,更是一个团队、一所学校所奉行精神的诠释。我相信,这一次我们参与的课堂比赛能够传递出我们明德教学的基本理念——紧贴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尽量由学生解决问题。

一、语文课堂应该是一种对话的姿态

语文课堂与别的课堂是有区别的,它的对话双方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教师虽然是知识的更多拥有者,却不能替代学生感受,更不清楚他们的认知;学生不一定会考虑周全而深刻,但也有教师所不具备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这些都能给双方的平等对话提供基础。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堂上教师的引导者身份,交流的话题、节奏,冷场后的调节,方向上的调整等都需要教师的把控。

(一)尊重学生感受,倾听他们的声音

语文教材中有一篇《种树郭橐驼传》的文章,里面借种树之言,说治理之道,其实放在教书育人上同样适用。“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这句种树哲理放在教学角度来说,就是要求教师不要过多限制学生,不代替学生,尊重他们的感受与发展。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发展,这种发展应该是建立在对学生现有能力认知的基础上,学生不表达,不展示,不感受,教师又从何认知学生能力呢?只有认知了,教师的教学措施与发展手段才有针对性,才有实效性。

因此在课堂上做一个倾听者,这点对于教师尤为重要。在《项脊轩志》这篇文章设计的时候,课初,就有一个环节——初读印象(当你第一次读这篇古文时,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不用设置任何“圈套”,学生就会谈到难读、难理解,或者是内容情感的初读感受。而这些感受,就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或者说学生在此就已经告诉了教师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他感兴趣的方向。基于这种认知后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实录中,学生初谈印象有这样的对话:

生:我一看到标题,就以为项脊轩是一个人。

(学生笑)

师:读完以后呢?

生:我发现写的是作者的书斋和他的书斋生活。

师:看来,通过阅读,我们自己就能解决一些问题。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一些难认、难写的字,大致意思能够理解,但是落实到具体的个别字词,有些难度。

上一篇:4月开什么花
下一篇:财神爷摆放位置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位置与方向教案,位置与...

计划生育相關政策法律法...

《济南的冬天》原文和济南的冬天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php进销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即墨柳腔的继承与发展探析

跨境零售电子商务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析钢铁企业总图设计与环境保护【2959字】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产...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ADS微带双平衡混频器的仿真分析

高校办學特色基本问题研究【3059字】

MATLAB小口径侦察榴弹设计+文献综述

循证护理服务茬ICU病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