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教学目标缺少整合,教学内容取舍不当
教一篇课文,肯定要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数学、科学、品德等其它学科不同,语文中的课文并不能直接体现本课多样性的教学目标,而是需要教师去深入体会和把握。如果教师设立的目标缺乏科学性并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搞不清楚本课重点与核心,会使其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设立的目标如果不符合相应学段目标的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也就是不符合学生现有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方面,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太多学生已知已懂、自学能懂的内容,也很难调动学生兴趣的,而根据学段的内容要求,在课上探讨学生自学时认识不够深刻的内容,往往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
有些教师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分离,或者脱离文章内涵和语境训练字、词、句,或者脱离文本单独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都会使课堂枯燥乏味。
2。3。 写作有一定难度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如今的语文教育比较重视课外阅读,小学生在放学回家完成作业后剩下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许多学生都能坚持长期的课外阅读,在阅读自己喜爱作品的过程中感受文字和文学的魅力,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个性的人物形象,文采斐然的描写和思想情感的光芒中开阔视野,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培养语感,提升素养。但不少学生虽然喜欢阅读课外书,却不是特别喜欢写作,或者作文水平的提升不是很明显。作文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写作水平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待小学生的写作,教师应该注重培养与维持小学生写作的兴趣,更多地赏识、激励学生。许多事情都讲究熟能生巧,学生的写作也需要一个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教师应从“写什么”和“怎么写”入手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观察,做好阅读推荐,范文推荐,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阅读中取材,以读促写。通过写作指导训练作文基本功,逐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热爱写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3。 对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的思考
3。1。 综合学习与运用不同流派的学习动机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学习动机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认知派”的学习动机理论,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教师应认真学习不同流派的学习动机理论,深入理解、分析和思考不同理论的出发点、特点和侧重点,根据学生的表现、特点,所处发展阶段,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动机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1。1 行为主义动机理论——适当运用外部动机,注重“自然强化”
行为主义心理学者研究学习动机侧重外在因素和外部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和影响,注重刺激、反应、强化以及外部的奖惩措施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教师有时会从外部动机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低年级里较为常见。但外部的奖惩过多,学生也难以认识到知识就是最好的奖励;而且就本身就具有意义和乐趣的活动而言,外部奖赏还可能抵消学生的内部动机。需要强调的是,行为主义的许多研究成果都来自动物实验,缺少对个人内在心理因素和内部动机的关注和研究。行为主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开始融入吸收认知学派的思想,出现折中主义的学习理论,比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替代、榜样、自我调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