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中国积极探索网络司法模式

    3。网络空间的无界性翻新原有的法律客体概念。每个法律制度都有其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客体”。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权利和义务,线下社会法律关系的焦点主要是财产问题;网络社会的焦点则更多集中在竞争优势、市场地位。法律关系不再局限于“施行者”和“承受者”之间,如具有人工智能性质的软件、数据库“创作”的作品,软件开发者、使用者都被法院认定可以享有特定权益。[13]同时,作用的方式也从二元的“线性式”趋向多元的“拓扑式”。[14]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人肉搜索”,不仅回溯过去,还可以预判未来,搜索的发起者、信息的提供者、行为的传播者之间的各种关系相互交织、相互推动,法律关系更加复杂。另外,互联网“没有顶点,没有中心”,传统以属地为基础的冲突法原则同样受到冲击,正在带动国际私法体系的重大变革。中国积极探索网络司法模式

    4。互联网信息化的属性重塑法律事实的概念。网络社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留痕化,纠纷形成的全过程公开化,让“事实”呈现出类型化甚至是结构化特征。法律事实趋于透明,证据链的形成可以被机器学习捕捉,司法工作中的“事实认定”将更多依靠认知性而非规范性。[15]不仅如此,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让代码的“自我执行”有了发挥空间,规则的创制、执行、适用在“代码”上实现“三位一体”,即通过技术约束来制定规则、通过系统识别来发现和处置违规、通过自设纠纷化解平台来解决矛盾。这一特性使“客观真实”和“法律事实”之间的张力大大减小,立法更容易出现滞后性。[16]网络纠纷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律领域必将经历一次深刻的变革。一方面,要调整传统的法律运行机制,在认知层面树立一套与时俱进的法律观,赋予算法、数据、信息等应有的法律地位,进而适应网络社会对传统法律的挑战;[17]另一方面,必须严守总体安全观和风险防范底线,约束和引导互联网主体公平竞争、发展创新,有效打击网络黑灰产,维护国家、企业和网民的根本利益。但当前司法审判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仍主要停留于“在线”,对互联网规则的探索仍停留在“个案”;互联网审判实务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用互联网工具提升审判能力”,规则研究多数仅涉及具体法律条文的适用,网络纠纷审判实体规则没有形成体系,审判的专门化程度不足,遇到问题只能单点突破,缺乏整体视角。实务中,有的当事人转而从法律秩序的外部体系入手,寻求理论权威来“说服”法官。[18]“法的形而上学”以这样的方式走出象牙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判规则供给的不足。当前,我国法治建设领域处在体制变革磨合期、法治方式转轨期和各界期待提速期“三期叠加”阶段。[19]面对网络社会治理的新需求,标准与应用技术的开发、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日益受到重视。但法律的问题终究不能靠技术来解决,推动技术与法律的融合,让法律治理从适应技术治理、规范技术治理发展到先于技术治理,是网络社会治理的必然趋势。

    (三)网络社会矛盾纠纷特殊性对化解机制提出新要求

    1。网络社会诉源治理的要求更加强烈。互联网社会中,时间和空间不再是信息传输的障碍或风险防范的屏障,“重后端维稳,轻前端解纷”的思路与治理需求格格不入,需要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化解矛盾方式。总强调“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刻把握矛盾纠纷发展与化解趋势,为互联网纠纷解决体系提供了总的遵循。立足中国“网络大国”的发展实际,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建立更加便捷、高效、包容、开放的矛盾纠纷化解制度是时代所需。

  1. 上一篇:中央机关人员编制缩减5%意味着什么
  2. 下一篇:韩素希说宋慧乔现在是她的了
  1. 在探索实行轮值制度的高校学生会

  2. 承诺的捐款没有兑现可不可以讨要

  3. 今年中国教育支出预算排首位

  4. 二十大会期

  5.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7. 此轮甲流为何这么严重

  8. 企业招聘途径研究

  9. 浅谈“吴碧霞现象”的成...

  10. 国家自然基金撰写经验和心得体会

  11. 利用高等代数方法解决一类分母有理化

  12. 建筑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探究【2461字】

  13.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 提高工...

  14. 冲击波超压存储测试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5. 三大产业开放发展模式比較【6500字】

  16. 徐州市土地城镇化与人口...

  17. 太阳能光伏发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