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过程中,大部分毕业生之所以会面临诸多就业阻力,是因为其缺乏职业规划,无法准确评估自己,也欠缺相应的求职经验。如果高等院校想要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真正发挥出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就应该改善当前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尽可能提前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灌输给学生,让就业指导覆盖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实践生涯。
2。研究意义
根据美国职业管理专家萨伯的职业发展理论,我们可以从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出发,将其所在的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为不同的职业规划时期,其中大一处在尝试期,学生本身会考虑到自身需求、个人技能、爱好、价值观和择业、就业环境等因素,通过想象、咨询、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择业的尝试性选择;大二大三处在过渡时期,学生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强化自身综合素质来匹配目标职业,此阶段主要是明确一种职业性向;大四涉及到实验和初步承诺期,学生基本上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然后开始寻找自己想象中的适合自己的工作,甚至想把其当作以后的终身职业。因此,职业规划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而且要与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相对应。
对本课题进行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体系的完善,为高等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和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供理论基础,还可以减轻我国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其顺利就业。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总体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整体状况堪忧。据最近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是分开进行的,有的高校有着两到三万的在校生,但是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只有不到十个人,因而这些工作人员除了指导大四学生的毕业工作外几乎没有精力再去按照学校要求去开展相关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 由于大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侧重在学生的大四时期,使得他们较晚接触到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所以很多高校毕业生只是流程化的接受了基本的指导课程,而并不能真正从中学到什么。正是因为高校就业指导缺乏科学的计划和安排,又缺少实践性,才导致学生毕业后择业迷茫,就业不顺利,甚至出现了频繁更换工作的现象。这些情况反应了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系统的、有计划的、科学的对学生安排职业规划教育。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1。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众所周知,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人格性向,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岗位需求,然后考虑到自身资质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在此期间,学生想要真正做到准确合理的“人职匹配”,就要充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并参与相关的校内外活动。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拥有科学的职业观念,也有利于让高校对学生更好进行择、就业思想和技能教育。
2。职业生涯规划使就业指导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根据职业规划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开展教育工作,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职业规划的含义,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配合高校的相关指导工作。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应该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来进行,大多数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期间,对未来自己要从事的工作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个时候的辅导工作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将学生的职业规划理念与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并开展相关课外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