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模型综合了几何模型信息、功能要求和构件性能,整合了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信息,以及过程信息,如施工进度、建造过程和文护管理等。BIM技术的出现,为建设工程项目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从根本上改变了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的创建行为和创建过程,从而为真正实现BLM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BLM中信息管理特点可以看出,实现BLM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而BIM模型的信息集成程度高,克服了传统手段和工具下一些工作程序中无法根除的缺陷,使得信息流动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和可操作性。BIM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建筑工程项目中单一构件或物体作为基本元素,以参数的方式描述基本元素的几何数据、物理特性、施工要求以及造价信息等相关信息,并通过空间拓扑关系和3D布尔运算将所有相关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化的建筑模型,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信息,作为整个项目过程的数据资料库。
综上所述,实现BLM的关键在于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2 建筑信息模型(BIM)
2.2.1 BIM的定义
国际标准组织设施信息委员会(Facilities Information Council)如下定义: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利用开放的行业标准,对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及其相关的项目生命周期信息进行数字化形式的表现,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持,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在其补充说明中强调,BIM将所有的相关方面集成在一个连贯有序的数据组织中,相关的应用软件在被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获取、修改或增加数据。
BIM是以三文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
BIM综合了所有几何模型信息、功能要求和构件性能,将一个建筑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信息整合到一个单独的模型中,包括了施工进度、建造过程、文护管理等过程的所有信息。
在建筑工程领域,如果将CAD技术的应用视为建筑工程设计的第一次变革,BIM的出现将引发整个A/E/C(Architecture/Engineering/Construction)领域的第二次革命。BIM研究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规划、设计、施工、文护管理各阶段及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断层,实现全过程的工程信息管理乃至建筑生命期管理(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BLM)。国际协同工作联盟(IAI)推出的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为BIM的实现提供了建筑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的标准,标志着BIM概念的成熟。BIM已成为当前建设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热点。
BIM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设计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
2.2.2 BIM与CAD的比较
BIM 是继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之后的新生代,BIM从CAD 扩展到了更多的软件程序领域,如工程造价、进度安排等,此外其还蕴藏着服务于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潜能,BIM和CAD之间的比较见表2.2。
表2.2 CAD与BIM比较表
序号 关键词 CAD BIM
1 基本元素 CAD技术中的点、线、面等无专业意义。 BIM技术的基本元素,如:墙、窗、门等,不但具有几何特性,同时还具有建筑物理特征和功能特征的构件。
2 参数化 CAD技术中如果想改动图元的位置大小或者其他信息,需要再次画图,或者通过拉伸命令调整大小。 BIM技术则将建筑构件参数化,附有建筑属性,在“族”的概念下,只需要更改属性,就可以调节构件的尺寸、样式、材质、颜色等。 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文献综述(6):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79.html